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3-27
(二)是全面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的有效手段。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2-03-02
摘要:介绍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水资源供需情况,并对水资源利用方案进行比选。...2.3 水资源供需关系①非常规水源供需关系在未考虑雨水资源利用的情况下,可用水资源中再生水和融雪水作为非常规水源,可供造雪和冲厕、绿化浇洒等使用。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2-22
做好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可显著减少水环境污染、修复水生态安全、缓解水资源供需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11-16
因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全社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规划》为系统治水提供重要依据一是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善用价,善用税,让价格杠杆和税收杠杆调节供需求,倒逼节水效果提升。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2021-10-19
二、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的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探索,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取得良好成效,但应对流域严峻的水资源供需形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等,未来一段时期仍需要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3-07
“面对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瓶颈制约依然严峻的现状,需要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海水淡化并予以关注和支持。”李琳梅表示。据李琳梅介绍,目前山东、天津等省(市)正积极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我国水资源短缺,向大海要水将是一个重要选择。”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李琳梅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创新的提案。
来源:包头日报2021-02-22
建议:做好包头市再生水利用“十四五”规划工作,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再生水利用管制及激励机制,优先配置再生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供需管理,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配套设施建设
来源:大众日报2020-05-28
资源性缺水,是山东水资源供需最明显的自然属性。同时,山东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从鲁东南沿海的850毫米向鲁西北内陆的550毫米递减。
来源:工业用水与废水2020-03-27
1 废水“零排放”的意义 1.1 水资源缺乏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巨大, 大型煤化工项目, 每吨产品耗水在10 t 以上, 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m3, 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失衡[3
来源:城镇建设2020-03-10
因此,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显得非常紧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发展,资源型和水质型双重缺水特征凸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为了应对水资源供需日益尖锐的矛盾,按照传统的开源节流方式已难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问题。
来源:中国水星2020-02-12
第二个层次就是水资源供需要平衡,空间搭配要合理。所谓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第三个层次是水环境,水功能需要达标,水污染要治理,这样子河流就会变得更清洁。第四个层次是水生态。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7-12-22
诚如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所表述的那样:十二五以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很明显成效,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着排放不达标、处理设施不完善、管网配套不足、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现象,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来源:中新网2017-10-28
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邢翀摄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水生态受损严重、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7-10-26
答: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部分区域仍存在着排放不达标、处理设施不完善、管网配套不足、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现象,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水生态受损严重、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06-20
水资源供需缺口无法弥补,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地质灾害,制约城市人口。河北是中国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182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来源:SWS产业投资研究2017-05-16
正文1.水文决定雄安新区位置,水环境治理投资超千亿1.1河北水资源匮乏,水源成为制约城市人口重要因素水资源供需缺口无法弥补,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地质灾害,制约城市人口。
来源:京声京事2017-04-17
截至2017年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南水已成为北京城区供水的主力水源,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有效缓解了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摄影人民日报记者王昊男完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到2016年底实现江水进京18.6亿立方米,新建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新改扩建三座生活垃圾生化厂,采用焚烧、生化等资源化方式处理垃圾比例达到60%。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7-04-10
国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发展的历程以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的治理阶段工业革命发生后,西方国家工业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需求激增导致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协调水资源供需一度成为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2016-06-13
2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总体来看,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既有经济转型升级、水资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新增资源能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压力有望减少等有利条件,也有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全球气候变化不确定
来源:废水回用研究微信2016-04-19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75%以上的湖泊水域、52%的城市河段、90%以上的城市水域以及5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使本已严重的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