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削减污染”相关结果2572

      来源:浙江生态环境2024-06-19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斩断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黑尾巴”,是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使用排放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或者在用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未按照规定加装、更换污染控制装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

      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2024-06-12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2024-06-07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省和我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2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持续巩固“退后十”成果。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2024-06-06

      在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咨询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行业影响广的环保企业,带动装备升级、产品上档、节能环保产业上水平,引导全省环保产业从污染末端治理向服务经济发展绿色改造转变。...严格新改扩建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审批,落实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管控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来源:晋城市人民政府2024-06-06

      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围绕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和阳城安阳陶瓷园区,扎实推进铸造、陶瓷等特色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6-04

      全面开展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完善各类工业炉窑管理清单,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分类提出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四、优化运输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一)加快...严控新增耗煤项目,禁止新增煤电及自备燃煤机组,淘汰落后产能,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质量监督,逐步减少工业燃煤,有序降低煤炭消费水平。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6-03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长江保护修复、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黑臭水体治理等攻坚行动,开展水质超标或不稳定水体治理。...科学防治烟花爆竹等污染。推进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强化恶臭、餐饮油烟等污染治理。到2027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各地级城市力争达标;到2035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

      来源: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2024-05-23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公开征求意见,目标到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5%,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70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

      来源:雅安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4

      通过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从源头削减或避免危险废物产生。鼓励企业根据需要对现有自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设高标准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二)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第三方投资参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危险废物源头控制、利用处置和污染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积极鼓励有关科研院所和重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单位针对处置量大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的危险废物类别开展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工作

      来源: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04-29

      施工完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1.65%,面源污染削减率为87%。...项目通过底泥清淤、生态护岸和建设加强型人工湿地,对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尾水、区域粉煤灰污染、底泥污染、沿岸面源污染等各种污染物进行系统治理,以建立水下森林和水上森林多层级生态系统体系,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2024-04-23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依法将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地方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强化散煤管控,防止散煤复烧。四、深化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十)优化货物运输结构。

      来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04-08

      2024年,全省pm2.5浓度控制在34.1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涉及产能置换、能耗替代、煤耗替代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项目,被置换产能及其配套设施同步关停、能耗煤耗及新增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措施落实后,新建项目方可投产。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4-03

      纳入本市集成电路重点支持项目清单的建设项目,在实施最优可达技术并采取最先进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其新增主要污染物(含重点重金属)总量可在全市或地区通过政府统筹、排污权交易等方式平衡。...)统筹削减替代来源,由生态环境部门直接将新增总量纳入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台账。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024-03-27

      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全面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福州、泉州、漳州、莆田、龙岩等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依据辖区内产业集群制定制鞋、建陶、纺织、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印刷电路板、家具等主要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03-20

      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2024-03-19

      (四)推进雨季溢流污染总量削减。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雨前降低管网运行水位、雨洪排口和截流井改造、源头雨水径流减量等措施,削减雨季溢流污染入河量。...超过排水系统承载能力溢流的,应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入河。鼓励各地在完成管网建设改造的前提下,建设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净化设施,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排放管控要求。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4-03-18

      到2025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9.5微克/立方米以内,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分别达5.95万吨和2.53万吨。...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四川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蚌埠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2024-02-27

      重点项目制定区域削减方案,落实区域削减。严禁在经规划环评审查的产业园区以外区域,新建及扩建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项目。...大力压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量,加大散煤淘汰力度;开展交通运输优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营运柴油货车专项整治,积极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加大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力度;开展面源污染减排提升行动,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4-02-23

      山西将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减少排放总量,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加强汾河谷地污染治理,加快落后产能退出、重污染企业搬迁,实施煤电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进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4-02-20

      主要是从三点出发:一是要更加强调通过结构的优化和发展的绿色转型来实现污染排放量的削减,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助推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我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碳达峰提供助力。...不同的地区要在分析自身污染成因和来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中国环境报:蓝天保卫战一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请问怎样理解“美丽蓝天”建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