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25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合理布局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 设,基本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3-09
《规划》提出目标是到2025年,成渝地区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开发模式更加集约高效,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2-15
100%,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协作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来源:大祥融媒2021-08-27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如污水处理、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城乡供水、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公共建筑,包括不限于场馆、学校、医院等。...大祥区,将为社会资本搭起一个发展的平台,创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提供诸多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便于吸引省内外、国内外市场主体来大祥区投资创办企业,加快大祥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来源:湖湘主见2021-05-20
鹿山指出,此次中央环保督察是对湖南省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体检”,要以此次案例整改为契机,全面查摆湖南省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短板,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把生态优先
来源:文昌发布2021-04-08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海南省文昌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7-10
(二)建设目标到2021年,全市供水、供气、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智慧监管平台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湖南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22年实现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例达到
来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2020-02-14
、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坚持省市县联动,推动与“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衔接;狠抓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一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项目,重视解决疫情暴露的人居环境治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问题,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
来源:中青报2020-01-17
三是推进城乡统筹。规定推进有条件的城镇将其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将农村社区和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体系,从而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9-10
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于近日印发,意见指出,到2021年,全省供水、供气、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智慧监管平台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来源:中新网2019-02-20
西藏自治区住建厅厅长斯朗尼玛认为,西藏生态脆弱,这在加快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也推进了美丽西藏建设,更保护了素有“亚洲水塔”之称的这片高原。...斯朗尼玛说,建成投用后,将有效改善西藏城乡污水处理落后的局面,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斯朗尼玛表示,在避免“高反”的问题上,污水处理工艺将积极应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9-17
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力争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大气、水、土壤防治目标;到2020年,区域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2016-06-13
,工业、城镇生活、农业源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仍然过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欠账仍然较多,尤其是存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不足等瓶颈,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生态流量匮乏、自净能力下降,造成不少地区环境容量超载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2016-01-05
,区域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1、新《环境保护法》1月1日正式实施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按日计罚、查封、扣压、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一系列有针对性执法利器,规定了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将采取行政拘留的处罚等措施
来源:齐鲁网2016-01-05
今年烟台市将多举措搞好污染防治,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污染减排形成倒逼机制,努力实现一个削减、两个提升、三个改善的目标,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来源:中国日报2015-12-30
,区域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根据12月30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来源:21世纪网 记者:王尔德2014-05-13
污染物排放远超环境容量,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欠账仍然较多等问题,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仍然过大,造成不少地区环境容量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