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结果表明,沉水植物构建初期,有效降低了农药在水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但一些对水生生物具有高毒性的农药品种,如马拉硫磷和甲拌磷,仍需要更长时间的修复,应重点关注。
综上所述,沉水植物的构建可以有效降低7种农药在水体中的浓度,并减少其对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的潜在风险。周慜等(2013)在对珠江河口地区9种有机磷农药的调查中共检出7种,其中包括本研究中的4种农药(马拉硫磷、乐果、毒死蜱和甲拌磷),其平均浓度高达7.25μg˙L-1,污染非常严重。因此,降低农药质量浓度,控制其在汇入河流中的质量浓度显得十分必要。
本研究所构建的沉水植物水塘,对农药浓度及其生态风险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可在广东农村地区推广,以有效控制农药质量浓度,减轻对河流、湖泊的污染。另外,对水生生物具有高毒性的农药,如马拉硫磷和甲拌磷,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其生态风险仍很高,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控制其用量或使用低毒性农药代替。
3结论
(1)沉水植物构建后,水体中毒死蜱、氰戊菊酯、腐霉利、甲拌磷和乙草胺5种农药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75%,马拉硫磷和乐果的平均去除率约为50%,较修复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7种农药的RQ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腐霉利由中等风险降为低风险,乐果、毒死蜱和乙草胺由高风险降为中等风险,其对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的风险大幅降低。
沉水植物的构建可用于控制农业型村落污染水体中的农药质量浓度,并降低其对水环境的潜在风险。一些对水生生物具有高毒性的农药,应控制其用量或使用低毒性农药代替。
(2)示范区底栖动物物种数和生物量较修复前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多样性指数得到提高,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
(3)沉水植物构建后,水体中各项常规水质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水质基本由修复前的劣Ⅴ类改善为Ⅲ~Ⅳ类。底栖动物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示范区水体已由修复前的重污染改善为中污染。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