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技术评估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顶层框架

2014-10-14 13:02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污染物排放水体污染环境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29项目”从一开始就注重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此同时,也吸取了欧盟和美国的经验,从整个工业系统及所有排污行业来整体推进环境技术管理工作。

据了解,529项目结合国外经验,综合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及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治对技术管理的需要和要求,对98个行业进行重新梳理和划分。新规划打破了国民经济规划的框架,把与水密切相关的行业划分成四大板块七大组团。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提出了(水)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阶段步骤:“十一五”期间完成顶层设计,重点突破;“十二五”期间形成重污染领域和重点环境问题的基本覆盖;“十三五”末形成层次清晰、分工明确、支撑有效的管理体系。

根据研究,编制完成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编制指南》(环科函[2009]41号)、《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制修订管理办法》(环科函[2009]41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要求》(环科函[2010]66号)等正式文件。指导了钢铁行业、水泥建材行业、黄姜皂素、氮肥行业、煤化工、造纸、皮革等40多个行业的技术政策和BAT指南等技术指导文件编制工作,大大推动了行业污染减排和生产方式转变。

“BAT指南文件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为环境管理工作多个环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其中,生产工艺和主要环境问题章节主要支持清洁生产、环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最佳可行技术章节主要支持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及排放限值制定;最佳环境管理实践章节主要支持环保设施运营;新技术章节则主要支持新技术发展方向、示范及推广。”王凯军如是说。其中,技术政策是解决行业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问题;技术指南是在技术政策的指导下,筛选出适宜的技术与工艺路线;工程技术规范则是对技术与工艺路线的具体流程、工艺参数、运行参数及关键设备的配置、控制、运行管理做出详细规定。通过这几个指导性文件的落实,可以避免行业污染防治走弯路、走错路,同时,也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等多项环境管理制度提供技术,从而促进环境管理创新。

形成了我国环境新技术验证制度框架,完成首个技术验证试点。2012年,项目组代表中国前往韩国参加了第五届ETV国际论坛,并于当年正式成为国际ETV工作组观察员。现在ETV的工作,在2006年转为国际标准,即ISO国际ETV标准,今后要成为ISO14000标准,这很可能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和技术门槛,项目组为中国抓住了先机,相关标准已经讨论确定完成。

在相应的研究基础上,529项目系统地完成了我国首个“水蚯蚓原味消解污泥减量化新技术ETV”验证试点。如将其验证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结合,使有价值的新技术、新成果实现有效转化,此举将解决我国科技成果难以快速、有效转化和推广的问题,同时对有效拓宽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市场,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

“ETV的核心就是科学性。” 易斌指出,通过这一方法推进我国环境技术真正实现创新。ETV验证尤其适用于针对污染减排技术、监测技术等硬技术的验证。类似面向市场的技术评价应完全从政府转移到第三方社会化的评价机构,这样才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在技术转化方面,项目组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包括现场验证测试功能的移动工作站和实验室验证的评估实验室。

原标题:以技术评估促进环境管理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物排放查看更多>水体污染查看更多>环境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