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问策民资难入PPP 现状如何难点在哪?

2016-06-24 09:21来源:中国财经报作者:于丽关键词:PPPPPP项目生态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之中,国字号企业占据大多数的情况在各地都较为普遍。民资进入PPP大门有何障碍,又从何突破?

6月16日,北京市财政局专门召开了一次专家研讨会,针对“民间资本难进PPP之门”问题进行专题问策。

北京市财政局PPP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拥有地铁四号线等一批成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经典PPP项目,但仍然需要广泛引智问策,找到能够吸引更多民资参与PPP项目的办法,举办此次研讨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务实推进更多民资参与北京市的PPP项目。

现状——

总体来说,国企依然是PPP项目的主力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相对有限。

PPP火爆的发展态势之下,民间资本参与其中的现状如何呢?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列举了一些统计数据。

从签约项目数量上看,截至2016年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已签约项目369个,其中国企签约项目数量199个,民企170个,数量上民间资本参与的PPP项目略少于国企,但差距不大,几乎平分秋色。但是从签约项目的总额上看,国企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国企总体签约金额为3819.48亿元,民企签约金额约为1424.01亿元,差距十分明显,国企签约的PPP项目金额是民企近3倍。

从签约项目投资规模上看,民企投资的PPP项目多集中在3亿元以下的小项目,而国企有能力且更偏好于3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从签约项目分布上看,民间资本参与的领域多为养老、生态环保、文化等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且易产生现金流的领域,对于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大型项目的参与力度不够,尚处于试水阶段。

通过这些统计分析,管清友认为,总体来说,国企依然是PPP项目的主力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相对有限,大多集中于投资额较少的小型项目,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除了统计数据,与会专家也分享了他们在实务中遇到的民资参与PPP项目时四处碰壁的例子。

障碍——

谈起民资在参与PPP项目中的障碍,大致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两方面来看。

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各部门之间政策文件不衔接及PPP所涉及到的各部门利益难以协调,这也成为了与会专家普遍吐槽的操作难点。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曹富国认为,从立法的角度来讲,要协调各种利益,追求内在的平衡。PPP要利用市场的力量来改善提升为公众服务的效率,这是典型的多视角、多方利益相互博弈互动。PPP是承载各方利益的连接点,法律如何做好平衡,稳定平衡机制,对PPP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是融资。民营企业融资是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是民营企业最为薄弱甚至脆弱的环节,融资渠道有限和融资成本高昂都让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时顾虑重重。

管清友分析,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资金有限,需要依托自身信用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但是金融机构对此十分谨慎,审核极为严格,更愿意向大型国企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的资金量难以满足PPP项目大额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即使民营企业资质良好,有能力完成PPP项目所需的资金筹集,但是其所需的成本会高于一般国企的融资成本,盈利空间被明显压缩,本来PPP项目就多为微利项目,致使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时可获得利润十分有限,打击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

再其次是政府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更倾向于选择国企。

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宙分析,一方面,从地方政府角度而言,高性价比是政府在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供给方面的内在追求,政府在授予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时,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更有效的事,大型国企更能符合政府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也担心基础设施市场化、民营化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社会公众会产生政府腐败、国有资产流失、政府推脱责任等方面的批评与责难。

最后是退出机制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对民间资本退出机制的安排,偏重于非正常情形下的临时接管等,对正常情形下民间资本的退出方面更规范和细化的政策还亟待补充完善。

原标题:问策民资难入PPP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