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报道正文

垃圾“浴火重生”成宝贝

2016-08-30 16:40来源:北京日报关键词: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循环经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残渣和水去哪儿了?

想解密得走出厂房。在园区正中间,十多米高的绿色小“山丘”连成一片。“它其实是卫生填埋场,地下二三十米都是垃圾焚烧后的残渣。”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才看见“山丘”最高处有几辆拖车,黑色的残渣将在这里贮存,等待着重见天日成为建材。“为了让残渣在园区内就能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处理厂也在筹建中。”园区管理中心主任皮猛说。

山坡上,顺着坡度一条条管道通向了水渠,雨水被收集了起来。旁边的渗沥液车间,能利用“生化+膜技术”膜技术把垃圾自带的脏水净化,产出了灌溉植被和道路降尘的水源。

餐厨垃圾成肥料

食堂、餐馆里的餐厨垃圾,总是令人捂鼻生厌,垃圾处理厂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不过并不是焚烧,它们在这里要变的“魔术”,是神奇的生化反应。

挨着垃圾焚烧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每天能“吞”进去400吨的餐厨垃圾。垃圾预处理后,抵达生化处理车间。每个车间都有20台处理机,它们像容量5吨的大锅一样,把垃圾这道“菜”倒进去,加点菌剂的“佐料”,再经过80到100摄氏度的高温耗氧发酵,“烹饪”8到10个小时,生物腐植酸的菜就“出锅”了。在参观走廊,密封的玻璃墙也都摸着发热。这道“菜”随即被传输带传到了“后厨”——后处理车间,经过筛分等工序处理,成了有机农业常用的微生物菌剂,这可是上好的肥料,餐厨垃圾同样变废为宝。

园区内,处理厂在等待着不同垃圾的到来。医疗废弃物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0吨,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持有市环保局批准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经营许可证单位,目前正在按照新的环保标准进行提标技改。

垃圾烧出了循环经济

在这片园区,垃圾成了放对地方的资源,而且成了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垃圾焚烧产生的水、电、气、热,都成为了循环利用的宝贝。

加工后的渗沥液和收集的雨水,不仅能清洗道路降尘,还能作为工业用水。垃圾焚烧发电不仅供自身用,也并入国家电网为北京输出电力。占地面积1公顷的充换电站前,不时有电动环卫车前来充电,它每日可满足400辆机动车现场充换电需求,可减少碳排放9706吨。目前,本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总库容仅剩下大约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大型填埋场的容量。今年,包括延庆、董村综合处理厂以及南宫、海淀大工村焚烧厂等处理设施将投入运行。届时,北京将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350吨/日,焚烧、生化等处理能力将达到1.52万吨/日,资源化方式处理比例接近70%。记者了解到,在本市,截至2015年底,已开工的日处理量在100吨以上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已有44家。垃圾处理已从传统的填埋方式,升级为循环经济代表形式的资源化处置。“我们厨余垃圾的日处理量可达400吨,可一天只能收100吨左右,很多垃圾仍然没有得到资源化处置。”园区工作人员说,目前垃圾处置在分拣、回收等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

延伸阅读:

【关注】国内农村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探索盘点

原标题:垃圾“浴火重生”成宝贝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焚烧垃圾查看更多>循环经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