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发展中的中国环保之路怎么走——专家学者如是说

2017-07-26 10:49来源:中国矿业报作者:刘晓慧关键词:固体废弃物矿山环境治理生态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侯立安:

践行“两山论”,让黑水变绿、绿水常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成为当下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污染问题也引发全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水十条”等一系列政策出台,这些措施对水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规范效应,但水污染治理并非一日之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侯立安在2017年全国环保大会上表示,近几年,通过有效防治,国内水环境质量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地表水水质总体在向好转变,I类到III类水质,由2010年的59.9%提高到2016年的67.8%,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到7.8%。水资源的供应量也有所改善,黑臭水体的治理也初见成效。

侯立安认为,尽管目前水环境的治理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约在22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8%。同时,我国水资源还存在着地域分配、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显著情况。首都人均水资源量150立方米,连联合国所确定的最贫水地区的1/3都不到。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还不足300立方米。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约束趋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严重缺水的背景下,因为工业的迅猛发展而保护不力,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国内目前面临“水量性缺水问题没有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接踵而至”的尴尬与急迫。同时,因诸多因素影响,湖泊、湿地在减少。全国两次湿地普查结果显示,自然湿地减少了接近10%,水生态功能日益退化。水安全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侯立安表示,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善意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要在“两山论”的指导下,防控水环境的污染,走绿色发展道路。新时期,要尽最大能力将黑水改善为绿水,使绿水更绿更清洁,尽力做到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执法督政机制不断突破,环境治理体系不断规范,市场手段调节不断增多。

那么,如何让黑水变绿,绿水更清洁呢?

侯立安建议,要落实“水十条”,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源头污染的控制和减排,进行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让受损的生态得到修复。创新发展水经济模式,用技术来解决黑臭水体的治理问题。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以科技创新保障水质的安全,以制度创新促进流域区域水源的绿色开发,全面推行“河长制”。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坦:

在环境承载力基础上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而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讲人与自然和谐,其中,重要的界点就是自然环境的承载力。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决策?

作为环保战线上的老兵,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坦有他自己的体会。

他认为,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完全是依赖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特别是在工业文明的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矛盾和冲突,这就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渊源。作为目前重大的国家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最核心的就是尊重自然。地球存在40多亿年,地球的存在可以没有人类,人类的生存不可以离开地球。所以,对自然环境要怀有敬畏之心。同时,对自然客观规律及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顺应它,依靠它。

在朱坦看来,生态文明的内涵基本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环境的承载力。总量控制需要双达标,即在排放达标的同时,也要保证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这是环境质量的底线。二是生态环境的结构、格局、布局。要按照主体功能规划,明确在开发活动中对环境影响的红线,这是生态保护的红线。三是基础设施。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资源、能源的承载力。

他指出,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要理念优先、生态优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把国家“十三五”所有的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都统一确定在环境承载力之基础上来考虑。“现在我很担心,京津冀就是因为在顶层设计上没有把底线考虑进去,所以带来了很多问题。”他认为,环境承载力有很多的问题,包括增量和存量。要解决现实问题,就要不断提升对生态文明承载力的认识水平。要继续完善包括体制运行机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设计等方面在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做好精细化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浩:

探索新一代治水模式迫在眉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浩表示,目前,在传统水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新的水问题还在不断出现。探索新一代的治水模式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对历史和当前的治水模式进行的初步思考,王浩提出了生态海绵智慧流域建设总体思路及技术途径。

王浩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入,水问题进一步加剧的风险还比较大。

针对当前全球治水模式,王浩认为,目前以人工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核心的治水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流域对水循环的天然调节作用,不能统筹考虑绿色基础设施对减缓水极致性的作用,应对的手段也较为单一,不能客观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工程服役时段内对象区域流域水循环多过程的影响,不能充分在服役时段内对它的水问题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很多工程难以达到功能设计的要求。并且,基于水循环、大气、地表、土壤和地下等要素过程的管理分工模式,与水循环过程、水生态过程、水化学过程和水沙过程的分离式管理相并存,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多轮治水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水管理的重复和缺位现象是并存的。

据王浩介绍,生态海绵智慧流域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八个层次的协调调控,构建健康的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这其中主要强调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水循环利用,不要影响河湖水域天然水循环的水体功能;二是水的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水循环的客观规律;三是社会物质循环不积累于自然水系而损害;四是维系或恢复全流域良好的水环境。

他强调,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技术框架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流域对水循环的天然调节作用,规范人类的资源开发活动,减少对自然水循环扰动。要系统布局,建设土壤水库和地下水水库,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实现地表、土壤、地下多过程,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的联合调控,最大限度减缓极致化,系统解决流域的水问题。通过土壤水库、地下水水库的建设,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流域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水循环调节能力的需求、对各自建设路径的调节能力,重新在过程上进行配置,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模式和措施。

王浩表示,生态海绵流域建设高度关注自然地理实体调节能力的发挥和绿色基础能力的发挥,重在系统的治理和功能的提升。

原标题:发展中的中国环保之路怎么走 ——2017中国生态环保大会上专家学者如是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体废弃物查看更多>矿山环境治理查看更多>生态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