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政策正文

政策|《德阳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细则》

2017-08-16 11:10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网德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建设和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优化整合本市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建设涵盖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和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络。完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状况。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以跟踪评估本市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和大气生态环境变化为目标,全面完善以PM2.5和臭氧为核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环境气象、交通环境空气、产业园区空气特征污染物、扬尘等专项监测网络;以解析复合型大气污染成因和来源为目标,建立大气科学观测研究平台,完善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定期更新机制,逐步提高本市污染来源追踪与解析能力。

2.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国家、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相关要求,优化和完善我市各条河流监测断面(点位),加强对各个出入境断面、重要湖泊水质监测;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监控,定期监测和检测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完善我市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布设,结合水务部门的水文站网建设,由市环保局牵头,构建涵盖跨界断面地表水来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其他地表水考核断面、以及特定功能区的德阳市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实现水质、水文数据实时监测共享;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完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构建包括国土、水务等部门的区域监测网和环保部门的重点污染源(含大型市政基础设施)专项监测网。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设置以及国家土壤详查要求,建立完善本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覆盖农田、公园绿地、建设用地、畜禽养殖场、交通干线、产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所等主要用地类型和土壤环境敏感区域,开展重点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排查;整合环保、规划、国土、农业、林业、经信等部门在土壤监测领域的技术资源,建立覆盖常规理化指标、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全市统一按照行业规范分工开展监测(有机污染指标和重金属污染指标执行环保行业规范,其他金属、农田地力、林地等指标分别执行国土、农业、林业等行业规范);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污染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农产品产地质量、土壤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等土壤监测和评估。

4.声环境质量监测。修订完善德阳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完善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力争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功能区和道路交通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绘制全市噪声污染分布地图。充分利用噪声自动监测技术和设备对城市交通、建筑施工场地等重点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控。

5.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满足国家要求和本市实际需要。逐步建设在线监测网,逐步设置辐射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点。试点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体放射性含量在线监控、重点敏感源在线监测。加强辐射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机动、快速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6.生态状况监测。通过遥感和地面生态监测等手段,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加强重要湖泊、湿地、绿地、林地、饮用水水源地及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及各级政府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生态监测、调查和评估。

7.污染源监测。全面实施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源在内的污染源监测体系,开展全市污染源排放的监测、统计、评价和监控预警,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范围的重点排污单位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排污单位负有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要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监测要求。环保等负有环境监督权限的部门要按照“双随机”原则,加强监督性监测。

(三)实现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联网共享和统一发布

1.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终端,优化数据采集流程和网络,由市环保局牵头构建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负责技术指导和资源保障,协调数据汇集和平台对接;各成员单位必须按时定期向市环保局提供本系统数据。通过平台汇聚和管理各相关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现与国家平台联网,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2.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汇聚共享机制。依托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有效汇聚和互联共享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研究建立数据共享清单,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方式、责任和权利,按需集约构建和完善数据直通平台,并与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对接联网,实现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高速汇聚、统一集成和共享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监测查看更多>环境监测网查看更多>德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