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首吃PPP螃蟹 解码深圳光明新区特色“海绵体”

2017-09-27 09:24来源:深圳特区报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PPP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首吃PPP螃蟹,引导社会资本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位于茅洲河中游、公明新围路旁的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是光明新区仅有的一座污水处理厂,其处理能力为15万吨/天,目前已基本满负荷运转。伴随华星光电、中山大学等大项目相继落户,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配套工程已经难以满足光明新区发展需求,净化厂二期建设迫在眉睫。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管理优势提高建设效率及运营质量,光明新区创新投融资模式,将30万立方米/天处理能力水质净化厂和总长度约982公里污水管网的“厂网一体化”项目打包,采取PPP模式实施,最终由深圳水务集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与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光明新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区的出资方代表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项目公司,即“深圳市深水水环境公司”,开展此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根据PPP试点合同内容,这份总投资15.82亿元的项目,共包含11个子项目,主要有两大块内容。其一,水质净化厂一期要进行提标改造。建成后实现污水处理能力为每天1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达到IV类标准、出厂污泥含水率低于50%。其二,运营管理净化厂收集范围内的雨污水管网。其中,存量管网合计700公里,在建管网合计约141公里,这些项目采取运营管理模式。

光明新区“厂网一体化”PPP项目期限为30年,建设期为2016年-2018年。该项目作为深圳海绵城市建设的首个PPP试点项目,一方面引进了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团队,同时也引入了社会资本,在治水等基础性工程建设方面撬动了社会资金的参与,其开工对光明乃至深圳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积极探索。

重大项目引领,打造新区特色“海绵体”

重大项目具有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影响大、效益强的特点,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各重大项目中,以此来探索海绵城市治理经验,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对带动光明新区海绵城市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投资300亿元的光明小镇将依托新区丰富的山水田林资源,将打造成为“深圳的生态后花园”。光明小镇项目包含新区两个水库、两条河流和最大的基本农田,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具备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可成为光明新区面积最大的海绵体系。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作为深圳引进高等学府落户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落户光明新区公常路以北,用地面积321.15公顷,一期建设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光明新区依托校园文化,将海绵理念融入校区设计和建设中,这将对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极大的教育宣传价值。

总投资近500亿元的华星光电G11项目2016年11月底开工建设,定位打造零污染、可循环的高效绿色生态示范型工厂,从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由政府全流程管控确保达到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华星光电G11项目在厂房屋顶放置太阳能电池,并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在地下分散设置8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冲厕,从而最大化地实现雨水回用,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助力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延伸阅读:

任南琪:海绵城市总体思路及技术措施

利用绿色街道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美国绿色街道建设的经验启示

原标题:深圳首个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光明开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雨水综合利用查看更多>PPP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