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政策正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8年度报告

2018-12-06 15:42来源:北极星大气网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生态环境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企业积极探索

能源行业采用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国家电网在青海省建成首座风光储能清洁能源发电站。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推进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如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更轻量化、更节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出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 “CETROVO”。银行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探索践行低碳理念新举措,如浦发银行与腾讯跨界合作,推出“微信绿色出行周”大型公益活动。汽车行业积极倡导和传递绿色理念,做好排放升级引领的探路者,如潍柴集团携手德国博世集团,发起“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倡议,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四)媒体广泛宣传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能源报等多家国内媒体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加大对各项气候变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央广网等新闻媒体对 “2018Hi 气候峰会”进行了报道,从公众参与、社会舆论和政策倡导等多层面探讨了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呼吁民众关注环保、低碳生活。新华社、光明网、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报等多家媒体参与 2018 年“中国天气•低碳经济--共建美丽中国”联合行动倡议,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在 2018 年美国加州举行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上,中外媒体宣传报道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

五、体制和制度建设

2017 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加强方案实施,完善体制机制,开展省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强化法规标准、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完善体制机制

健全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按照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安排部署,2018 年 4 月,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能划转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2018 年 7 月,根据国务院机构设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整。为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各地区积极部署相关工作,截至 2018 年 6 月,全国 31 个省(区、市)均发布了省级“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方案或规划,其中 25 个省(区、市)发布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6 个省(区、市)以相关规划、方案或意见的形式对“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进行了安排。

开展年度省级人民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考核。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完成对各省(区、市)2016 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表明,全国 27 个省(区、市)完成各自的碳强度年度下降目标。2018 年,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完成对各省(区、市) 2017 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二)强化法规标准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制化进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标准体系和环境司法制度不断完善,为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提供了政策制度支撑。国家层面,正在起草中的《应对气候变化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已经出台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立法修法进程稳步推进。地方层面,《南京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纳入南京市政府 2018 年度立法计划,石家庄和南昌的《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继续实施,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碳交易管理法规规章在全国碳市场建设过渡时期继续有效。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进程。积极对标《标准化法》修订后的新要求,推进国家碳排放标准、低碳产品标识和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国家标准委已批准发布 16 项碳排放管理国家标准,涉及发电、钢铁、水泥等重点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发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等 14 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截至 2018 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12批共备案200个基于项目碳减排核算方法学,涵盖工业、电力、能源、建筑、农业等多个重点部门和行业。国家认监委完成发布《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用规范》标准。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第三批低碳产品认证目录。2017 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获得欧盟碳排放权交易航空领域核查资质,成为全国唯一获得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核查资质的核查机构。

(三)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17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全国碳市场建设任务,要求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公开透明的全国碳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就《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行广泛研讨,形成立法建议并配合国务院立法部门进一步开展立法审查工作。积极研究制定碳排放报告管理办法、碳市场交易管理办法、“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等相关配套规章和技术规范。

持续推动试点碳市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已基本形成要素完善、运行平稳、成效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 个试点碳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近 3000 家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海试点碳市场连续 5 个履约期实现重点排放单位按时 100%履约,纳管企业碳排放量比 2013 年累计下降了 7%,煤炭总量累计下降 11.7%。试点碳市场不断提升企业低碳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降。截至 2018 年 10 月,7 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 2.5 亿吨,累计成交金额约 60 亿元。

创新发展碳普惠交易。广东省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建设指南》《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管理的暂行办法》《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交易规则》等,在广州、东莞、中山、惠州、韶关、河源地区开展碳普惠制,围绕碳币、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建立了碳普惠行为的量化方法和交易机制。北京碳市场开展“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 活动,以碳普惠交易鼓励公众绿色出行。“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平台 2017 年 6 月上线运行,截至 2018 年 8 月底,已累计注册用户 11.8 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超 2.2 万吨,单日形成碳减排量达 70 吨左右。

六、加强基础能力

2017 年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加快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推动人才和学科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持续提升。

(一)加强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继续落实《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建立健全相关调查制度。2017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首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已将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纳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用于年度综合评价各地区绿色发展总体情况。国家开展对省(区、市)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并以省级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推动地方建立碳强度计算相关基础数据统计和报告工作,部分省市已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制度建设和工作体系,27 省(区、市)统计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统计核算工作。

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排放核算。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和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编制工作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初步编制完成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和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31 省(区、市)完成了 2012 年和 2014 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工作,14 个地区编制了其他年度的省级清单。

推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建设。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 2016、2017 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工作范围的八大重点行业开展 2016-2017 年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工作,目前已收集了 3100 多家重点企业排放数据。部分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管理需求,在满足国家主管部门数据报告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行政区域内一般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工作。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已初步建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直报系统,培训填报人员 1800 人次。全国 28 个省(区、市)建设完成了省级企业温室气体数据报送系统,其中 17 个地区的省级报送系统已投入使用。

(二)强化科技队伍

支撑加强科技支撑。2017 年 4 月,科技部、原环境保护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科技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系统部署。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 年本低碳部分)》,涵盖非化石能源、燃料及原材料替代、工业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CCUS、碳汇等领域,共 27 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2018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科技部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与模式、影响与适应、减缓、观测与数据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等 5 方面加强部署。2018 年,科技部、中科院、中国气象局、工程院联合牵头,会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编制《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象局发布 2018 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公布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中国气象局持续做好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相关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全球 1.5℃增暖特别报告》撰写和评估工作。水利部开展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陆地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变化环境下不同气候区河川径流变化归因定量识别、变化环境下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策略与措施等研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就气候变化相关重大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并形成多份咨询报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举办第二期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行动和能力建设中高级干部专题研修班,培训全国应对气候变化一线干部约 50 人次。国管局组织召开 2018 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工作座谈会,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央国家机关垂管部门共计 53 人参加。中国气象局开设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和培训班。

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教育部鼓励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自主设置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专业,中、高等院校加强环境和气候变化教育科研基地建设。2018 年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等课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气候变化查看更多>全球气候治理查看更多>生态环境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