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市场正文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2014-12-08 14:36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作者:刘继峰关键词:环保产业第三方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能源价格过低,导致用能企业没有节能的动力,而节能企业的利润也相对较低。造成原因是国家对能源价格进行了巨额补贴,以支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相当于世界各国都在享用我国政府的能源价格补贴政策。”一位国务院参事向业界呼吁,在经济的新常态下,财政是支付不起这种巨额补贴的,我国政府必须提高能源资源的价格。

上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负责人表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用制度保护生态,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保护资源环境的治本之策。即将实施的新环保法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制裁。可以预期,未来若干年内依据法律原则及相应制度对工业企业进行的环境责任追究将日趋严格,执行性也会愈强。

“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我们对传统能源的依托,特别是从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提升对煤炭的清洁利用,是当前非常急迫的任务。如果能够把煤炭转化为能源的效率提升上来,把煤炭对环境的负面效应降低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从整个市场反映来看,社会上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清洁能源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谈及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上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强调,要深化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使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付出的代价;发挥差别化电价、水价等市场机制在资源能源配置中的作用,遏制高消耗,淘汰落后产能;要权衡利弊下决心抓紧分步实施资源税和资源占用费的改革,并把税费主要用于资源勘探开发保护的再投入;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领域碳市场交易机制,深入推进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形成全国统一的交易体系。

政企合力助推环保产业发展

“推动节能减排必须有强有力的节能环保产业作支撑。节能环保产业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为节能减排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措施,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表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要切实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绿色大潮,抓紧推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各种约束和壁垒,解决好政策落实中“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绿色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绿色、生态、环保既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要求,又有利于现实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也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上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节能环保技术将成为推动全球发展,转变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同时,在这个领域,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如何尽快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

上述负责人认为,当务之急必须完成两大使命,一是积极培育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二是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化一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产业分工,增强中国企业的话语权,同时引领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这两大使命,是我们探索和实践节能环保之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履行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的责任选择。”该负责人表示。 

延伸阅读: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

原标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