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评论正文

新《环保法》倒逼企业转型 钢铁等三行业首当其冲

2015-01-08 08:38来源:每经网关键词:新环保法环保改造环保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还需注意的是,一些化工细分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尤为沉重。

“比如传统煤化工项目污染比较大,而这些企业本身的利润已经比较低了,随着环保趋严,其利润可能会进一步削薄。还有一类是医药中间体行业,这个行业不属于纯粹的医药行业,而算作是化工行业,这些企业往往有比较大的毒害、副产品的产生。医药中间体附加值原来比较高,但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加,这些企业的利润也会减少。“刘心田向记者表示。

此外,安信证券在研报中也提到,环保对染料行业的影响是全产业链的,并不仅仅是体现在某一两个产品上。因为从上游到终端的各个产品之间,苯二胺、还原物、H酸、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环保问题,废水和固废产生量巨大。

环保压力倒逼原料药企业整合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尤其是发酵类药物产品,产能、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如今,这一庞大的产业也面临环保要求提高的压力。在新《环保法》的压力之下,原料药行业,例如抗生素、维生素等可能会深度洗牌。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抗生素领域污染比较严重,因为在抗生素生产的过程中,除了废水、废气,菌渣也需要处理。不同抗生素的菌种不同,导致菌渣也不能按照相同的方式处理,这个处理成本是非常高的,以至于东部的抗生素发酵企业几乎没法生产,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往西部等成本相对便宜的地方搬迁转移。

上述私募人士还表示,一套环保设备的价格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元;并且环保标准越来越多,很多设备还需要不断更新,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投入。国内很多原料药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甚至不少企业正是依靠牺牲环境才获得竞争优势。如果让这些企业全部按照监管标准进行环保改造,估计很多企业只能停产甚至关闭。

近年来,在环保问题上“栽了跟头”的上市制药企业不在少数,最近的典型就是鲁抗医药;海正药业、哈药股份等上市公司也曾出现在环保部门督查整改的名单中。

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医药企业的治污费用是非常高的,要花几个亿或者更多,因此从前在环保执法力度不强时,企业往往愿意被罚款也不愿进行环保投入。今年如果新《环保法》真的能够落实到位,哪怕落实到50%,现在的污染大户都得关门。

“我了解到,现在很多原料药企业都不做了,根本没有钱做环保,市场行情又很差,所以这些企业要不就关门,要不就把企业卖了。新版GMP的改造使得大概300多家原料药企业在2014关停,而新《环保法》又将淘汰一些产能。”史立臣补充道。

对上市公司来说,也有很多早就对新《环保法》有所准备。贵州百灵董秘牛民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新的要求和标准的提出,我们也要不断地去改变和应对,公司近些年来对于环保的投入也在增长。比如我们的药渣已经全部做成有机肥了,这就可以降低我们处理药渣的费用,同时有机肥也可以产生效益。企业还是要从积极的方面去应对新 《环保法》对行业、对公司的影响。”

延伸阅读:

【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的新篇章

原标题:新《环保法》倒逼企业转型 钢铁等三行业首当其冲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环保法查看更多>环保改造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