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恢复土壤活力需靠防控治

2015-01-16 09:1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赵娜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环境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综合处处长贾文涛表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措施就是搞土地整治,也就是修路、修渠、打井等几大工程。预估每亩农田整治成本1500元左右,到2020年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投资大概需要上万亿元资金,这是农田整治的其中一项。

此外,近年来废弃土地的复垦、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

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乔生说:“单从治理方式方面讲,对大多数受到污染的农田来说,还是应该以原位绿色修复作为主要的基础形式进行治理。”

他说,我国耕地污染面积较大,耕地污染超标率为19.4%,不可能一味采用换土方式修复,也不能因为修复土壤而停止农业生产,还要保持粮食的增长与稳定,所以不可能休耕和撂荒。此外,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重金属污染物超标问题,还有农田退化、有机质下降、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耕地污染治理应该采取综合性措施。

目前我国对土壤环境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采取“分级、分类、分区”方式管理,对于受到轻微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土壤要采取分类管理,在整个管理思路上实行“防、控、治”三位一体的策略。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土壤处处长张山岭解释说,“防”就是要加强措施,将来随着地方政府法律法规的出台,现在比较好的农田周边不允许再想上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局部地区为了整体利益做出了牺牲,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控”并不是污染的土壤都不能用了,关键是要合理地使用;“治”是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需要治理的土壤要采取措施。

怎样突破资金瓶颈?

建立健全融资机制,探求多元化资金渠道

从土壤环境监管角度来讲,现在还有很多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缺失、标准不完善、底数不清、监管监测能力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投入严重不足。

贾文涛强调,资金问题尤为重要。虽然土壤污染治理亩均成本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没有确切的数据,但可以肯定这比现在开展的农田整治的成本肯定高得多。全国农田整治按每亩1500元来算的话,假设现在重度污染耕地有5000万亩,确实是有海量的资金需求,单靠国家财政有很大困难。所以在资金方面要建立健全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保障土地污染修复治理工作持续推进,而不是搞几个试点就可以了。目前试点做得也不是很好,很大的瓶颈就在资金问题上。

目前,污染场地修复陆续有社会资金的投入,但主要还是靠政府资金。农田修复资金更是来自政府,国土资源部每年要拿出上百亿用作耕地修复。因此,应探求多元化的农田土壤修复资金渠道。

上海化工研究院土壤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商照聪指出,目前资金有限,污染扩展的面积较大,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设立一些土壤修复资金或农田治理资金,通过罚款或者产品本身的相关税收来筹集资金。

原标题:恢复土壤活力需靠防控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