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评论正文

七成企业不达标 钢铁业遭遇环保“生死劫”

2015-01-28 09:54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宋斌斌关键词:新环保法大气污染物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保贯标脱硫除尘是重点

《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从 2015年1月1日起,所有烧结烟气的SO2排放度必须低于 200m g/m 3,其标准较之前提升 2倍。因此,脱硫设备改造升级已成为钢铁企业当前最大的环保任务。

我的钢铁网分析认为,剔除19%表示不详细的数据可以看出,表示除尘不达标的最多,占到60%,而表示脱硫不达标的占比39%,还有28%的调查对象表示水处理不达标。由于水处理多由当地环保部、质监局直接监控,大部分钢铁生产企业不敢怠慢;SO2和NOX是国家环保部重点监控监管污染物,钢铁生产企业对其治理刻不容缓;至于除尘,历来属于环保部以及地方部门重点监控指标,且相关污染治理技术十分成熟,但是多数钢铁生产企业持观望态度,重视程度可能并不高。

但根据常识,现国内大部分的钢厂采用的主流脱硫技术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吸收剂利用率高,理论上SO2排放浓度能够控制在150mg/m3左右,实际要高于此值;也有不少企业采用氨水湿法全烟气脱硫,工艺基本稳定,SO2排放浓度能够控制在600mg/m3以内。

而国家新近出台的排放标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所有烧结烟气的SO2排放度必须低于200mg/m3,其标准较之前提升2倍。因此,脱硫设备改造升级已成为钢铁企业当前最大的环保任务。由于脱硫的投资明显比除尘投资大,且脱硫违法处罚力度明显大于除尘环节,而受访对象普遍表示除尘不达标,似乎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环保改造升级需求陡增

《 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 2014~2015年要完成4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安装脱硫设施。这意味着,最迟两年内,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环保设施必须得升级达标。

统计显示,钢厂购买一套脱硫设备至少需要2亿元,技术改造至少5000万元,但随着国家新环保法的执行,尤其是SO2排放标准的大幅提高,如果不做投入和治理,对钢铁生产企业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为,根据前文提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越权审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擅自投产或运行的项目,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各地要于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务。

而《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则更加明确,2014~2015年要完成4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安装脱硫设施。很明显,2016年年底应该是最后的时间底限,也就是说最迟两年内,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环保设施必须得升级达标。

然而,仅有32%的调查对象表示执行新标准后环保设施需要升级改造,尽管这个比例较前面表示生产受到影响的比例21%要高,但综合各方面分析,这个比例明显偏低。

对于环保设施需要改造升级的环节,8%的调查对象表示烧结环节,2%的调查对象表示炼钢环节,8%的调查对象表示轧钢环节,5%的调查对象表示烧结和炼铁,3%的调查对象表示烧结和炼钢,1%的调查对象表示炼铁和炼钢,4%的调查对象表示烧结、炼铁和炼钢,68%的调查对象表示不详细。我的钢铁网认为,这一数据所体现的结构符合常理。因为,钢铁生产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以及粉尘,对环保设备要求最高;轧钢环节主要是水处理,对环保设备要求相对单一;至于炼钢、炼铁环节,主要是脱硫、除尘以及水处理,对环保设备种类较多,但要求并非最高。所以,多数钢铁生产企业需要在烧结环节改造升级设备。

最后,针对国内钢厂后期环保投资模式的选择,13%的调查对象表示倾向于环保合同外包,只有1%的调查对象表示融资租赁方式,48%的调查对象表示自购自建,38%的调查对象表示不详细。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对于饱受资金困扰的国内钢铁企业而言,环保设备的融资租赁模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国内钢厂对此明显认识不够。

为进一步降低炼钢生产成本控制消耗,马钢三钢轧总厂炼钢区域全面实施钢罐加盖工艺,2014年非品种钢罐加盖率已达97.3%,进一步减少了钢铁料、辅料消耗以及氧气等消耗。

延伸阅读:

【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

原标题:七成企业不达标 钢铁业遭遇环保“生死劫”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环保法查看更多>大气污染物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