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两会热点】环保等“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2015-03-06 14:21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李松关键词:环境保护雾霾两会环保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热点二

“重拳反腐”被持续高关注

年度变化

中国强势反腐深得民心。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反腐倡廉”位居十大关注热点第二位,2015年依然位居第二位。公众关注反腐热情不减,对中央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寄予厚望。

话题背景

2014年春节首次出现“裸年”概念,中国反腐倡廉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中共反腐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2014年,中央继续以雷霆万钧之势,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先后打掉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四只“大老虎”,被查人员的级别创历史最高点。同时,反“四风”不断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公款吃喝、送礼等群众“身边的腐败”。

2015年,中国反腐仍在路上。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表现在“四风”病根未除,防止反弹任务艰巨;在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贪腐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

中央近期一系列反腐措施表明,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将成为常态。

专家锐评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成言

2014年,中国反腐成绩单令人瞩目。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反腐败法”非常及时和重要。要以法治反腐作为保障。只有通过法治反腐,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和程序,才能达到减少和消除腐败之目标。同时尽快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使监督权力更加相对独立和有效,才能进一步地做到以体制机制制约权力腐败。根据中国实际,目前最为紧迫的是须尽快建立健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大媒体及民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力度,实现反腐从治标向治本的根本转变,构建一个官员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延伸阅读:

【专题】迎接新常态:2015两会节能环保特别报道

原标题:“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保护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两会环保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