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两会热点】环保等“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2015-03-06 14:21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李松关键词:环境保护雾霾两会环保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话题背景

2014年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要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在公开透明上下功夫,在持续推进中增实效。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简政放权改革步伐强劲,是稳增长、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更大活力,让民众享受到改革红利的良方。

简政放权改革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彻底打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个人利益法定化格局,这是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繁政”、“揽权”的主要动力。二是政府权力下放、转移承接中出现的“红顶中介”等问题。

而现实中,在审批减少、权力下放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普通民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却依然有“办事难”的苦恼。那么,如何彻底破解“权力截留”或“改头换面”的困境?这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专家锐评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韩春晖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已进行了多轮机构改革、简政放权,目前已进入由注重数量减少到质量提高的阶段。由于涉及到政府的“自我革命”或说是“权力缩水”,这个过程将会越来越难。在当前实践中,出现了“该放的不放,不该放的乱放”、地方政府截留审批权、社会无力接受审批权、市场监管异化审批权等现象。只有市场充分发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中央与地方关系依法调整到位,政府才能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因此,如何激活市场主体地位、如何激发社会创新能力,是事关简政放权改革本身能否成功的关键。

热点六

“从严治党”凝聚党心民心

年度变化

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从严治党”这个话题没有进入十大热点话题,2015年位居第六位。“从严治党”成为公众口中的高频词,彰显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话题背景

近两年来,中共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印记,就是“从严”。党纪严于国法,亦是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带给公众的明显感受。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2014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聚焦“四风”、反对“四风”,中央打出从严治吏“组合拳”,解决了不少过去被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了良好开端,“为官不易”渐成常态。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作风建设中的沉疴顽疾还没有得以根本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是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一些人仅仅停留在“不敢”上,尚未形成“不想”的政治自觉。

延伸阅读:

【专题】迎接新常态:2015两会节能环保特别报道

原标题:“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保护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两会环保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