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两会热点】环保等“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2015-03-06 14:21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李松关键词:环境保护雾霾两会环保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家锐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鲁照旺

“从严治党”是中共党性的必然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当前,要围绕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着力在干部选拔任用、行政权力制约、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重点立制度、建平台、定规矩,特别是要将“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热点七

环境保护”消除“心肺之患”

年度变化

“满城尽戴白口罩”,也反映在两会热点调查中。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环境保护”这个话题位居第七位,2015年依然位居第七位。公众持续关注,表明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

话题背景

近两年,如何妥善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已成为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4年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绝不回避”的态度直面雾霾,向环保部部长的追问“不少于数十问”。

2014年,中国各地不断遭遇“十面霾伏”,为发展敲响警钟,成为公众“心肺之患”。而企业排污被罚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执法不严,被认为是多年来导致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

进入2015年,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国新修订的环保法正式施行,各地陆续跟进,探索出台严厉法规和举措,污染行为将会受到更严厉监管和惩罚,各级环保部门也将承担更大的监管责任。

专家锐评

上海财经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麻国安

地方保护主义是环境执法面临的一大难题。环保部门是属地管理,人、财、物都归属地方政府管理。而不论是行政机关,还是地方法院,都可能有地方保护的倾向,为地方利益考虑。这一局面需要全力扭转。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法,以及公众养成环保习惯,尽快走出“十面霾伏”。

延伸阅读:

【专题】迎接新常态:2015两会节能环保特别报道

原标题:“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保护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两会环保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