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三)

2015-03-24 09:19来源:联合资信作者:黄静雯 刘小平关键词:PPPPPP项目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监管质量而言,政府需对项目的实际运营具有一定参与,了解项目运营情况、遇到的困难,从而对政府的管理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监管力度而言,政府不可过于主导项目运作,需要平衡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各方力量,发挥各方所长,以便项目健康运作。

③项目审批:由于PPP项目庞大的前期准备研究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目前政府审批程序繁琐,耗时较长。因此建议在各地的PPP监管部门下设“PPP项目审批联席部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按进度审批管理PPP项目,既可有效管理,还可缩短项目审批流程。

④完善配套制度机制:需建立健全费价机制、运营补贴、合同约束、信息公开、过程监管、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配套制度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方风险分担、权益融合、有限追索。

⑤规范项目运作和操作流程:PPP各项操作流程需“规范、公开、透明”,依法合规地发起项目、充分论证项目(如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验证等)、选择合作伙伴、组建项目公司、制定和履行各类合同、确立收益补偿机制、组织绩效评价等,避免政府失信违约、合作伙伴谋取暴利等不规范行为发生。

⑥建立PPP专业团队:政府相关人员需认真深入学习PPP知识,建设专业的PPP运作团队,政府才能与社会资本方平等协商,签订内容全面的项目协议书,尽量避免因项目前期阶段未考虑到而在项目运作期间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政府失信于社会资本方。

⑦政府支持:一方面,政府要在项目资本金、财政补贴、土地划拨、税收优惠、项目融资、项目配套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而另一方面,政府不可为了满足社会资本方投资回报率的需求而提供全套支持,需要设定调节机制,并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才能保证资金利用效率和发挥PPP模式的作用。

⑧灵活应用PPP模式:我国政府应学习和借鉴国外PPP项目案例,总结国内过去PPP项目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特点,灵活变通应用PPP运作模式。

社会资本方面

社会资本方是PPP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证,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投资方、采购方、建造方、设计方、运营方、放贷方等。社会资本方在项目运作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培养PPP专业人才:由于PPP项目周期长、变动因素多和项目风险大,社会资本方需要培养PPP专业人才,才能在项目前期阶段考虑到项目各阶段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有效降低项目建设、财务、运营等风险,同时保证在项目后期能严格按照协议执行,提高项目公私合作的成功率。

②重视项目前期调研和收入预测:社会资本方在项目前期需进行独立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不可完全依赖政府的承诺,要预防政府信用风险。

③重视项目融资方案:项目资金是项目执行的重要保障,社会资本方在项目前期需设计合理的项目融资方案,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保证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④民营资本需以长期投资为目标参与PPP项目:与国有资本相比,民营资本单笔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而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率不高,故在项目前期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需建立起良好关系和沟通机制,相互信任,平等对话和协商,共同进行项目运作、合理分配收益。

延伸阅读:

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二) 

原标题:以史为鉴——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