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三)

2015-03-24 09:19来源:联合资信作者:黄静雯 刘小平关键词:PPPPPP项目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项目中介方面

①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这四类金融中介机构可为项目提供多种融资渠道。银行可为项目提供间接或直接债务融资;证券、信托、保险机构可为项目提供直接债务融资。上述金融中介机构需积极配合PPP项目融资,激发市场资金活力,为PPP项目的推进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

②咨询机构和评估机构:

一方面,引进咨询机构PPP项目经验。基于目前中国PPP人才匮乏,而政府正在全国大力推行PPP项目,项目的实际运作经验对项目的成功执行尤为重要,故咨询公司需召集相关行业实际参与PPP项目的人员,根据以前PPP项目经验和教训,积极为将要推行的PPP项目提供建设性意见。

另一方面,委托评估机构准确估值。在项目可研分析、股权转让、项目移交等阶段,政府需委托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准确评估,保证项目的合理收益。

最后,政府充分利用咨询公司的项目经验和评估机构的专业操作优势,对PPP项目进行“物有所值”评价。根据财政部的《操作指南》,物有所值(ValueforMoney,缩写为VFM),是指一个组织运用其可利用资源所获得的长期最大利益。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由于“物有所值评价”概念在我国才刚刚提出,政府部门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需要咨询机构和评估机构配合和具体操作。

③评级机构:债券评级是PPP项目直接债务融资的重要环节,评级机构出具项目相关债券信用等级供市场投资者参考。未来,PPP项目融资的债券品种主要包括项目收益债、项目收益票据、资产证券化、信托投资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等,是目前城投债的重要转型方向。信用评级人员需学习PPP项目案例并熟悉PPP项目运作流程以及各个环节的关键风险,同时掌握上述PPP项目可能发行的债券的评级方法,为PPP项目的债券融资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项目风险管理

PPP项目规模大、结构复杂、参与方多、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故PPP项目风险管理需要严格把关。

根据PPP的“风险分担及收益分配机制”,风险应交给最能控制者承担。原则上,项目设计、建造、财务、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最低需求、配套设施服务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可通过相关机制设计(如调价、可变特许期、缓冲基金等)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同承担。根据前文的案例分析,项目主要风险及相关对策如下:

延伸阅读:

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二) 

原标题:以史为鉴——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