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三)

2015-03-24 09:19来源:联合资信作者:黄静雯 刘小平关键词:PPPPPP项目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国内PPP模式启示

1.目前国内公共基础设施行业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城镇化建设带动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成绩显著,但目前公共基础设施行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①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本参与度低。

②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大,财政补贴沉重,存在融资担保,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

③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难以维持后续投资。

④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意识不强,生产效率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PPP模式既是项目融资方式,又是项目管理方式,目前国内大力推行PPP项目主要是寄希望该模式能够逐步改善并解决上述问题。

2.PPP模式启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已逐步推行PPP模式的投资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更好地开展PPP项目,根据国内近三十年PPP项目运作经验,下文将对项目参与各方提出一些建议和项目风险防范对策。

项目参与各方

政府方面

政府是PPP项目的重要推动者和监管方。目前,财政部已成立PPP中心,其职能包括提出政策建议、参与项目审核、支持项目融资、建立信息平台等。政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①完善PPP立法:

一方面,政府各部门颁布的PPP条文内容上需保持一致,有利于创造稳定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政治环境,更好推行PPP项目的投资。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仍未对PPP立法,需加快立法工作的推进,以避免不同监管部门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做法。

②政府监管:

从政府监管部门看,对于目前已经下发试点项目清单的省份,其关于PPP政府监管部门的机构设置仍存在一些差异,政府授权的监管部门有财政、发改和住建等部门。由于PPP项目涉及部门相对较多,虽目前牵头部门不一,但从政府监管端来讲,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协调机制。

从监管方式来讲,监管方式可以是直接进行监管,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监管,如根据社会资本提供的服务水平来决定补贴金额等。

从监管范围而言,政府需要监管到项目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准备到最终项目移交全周期。

延伸阅读:

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二) 

原标题:以史为鉴——国内PPP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