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习近平“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坚定态度下,2014年,中国有大量的环境法庭成立起来,共计371个。最高法院在去年7月3日宣布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庭”。 今年5月,又宣布成立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和专业化建设。
环境案件的审判,开始走向专门化。而环境法官们,也面临着专门化和技术化的挑战。
被迫成立的环境法庭
中国第一个环境法庭,于2007年在贵阳市清镇县成立;第一个案子,是当地的水源地污染案件。特别之处在于,该法庭是专门为该污染案而成立。“第一个案子一直就存在,比成立法庭还早。”庭长罗光黔对中外对话说。
这个水源地名为红枫湖,是贵阳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前些年出现了红藻。主要污染源在贵阳辖区以外一个名为平坝的县城。那里有一个老的国有化肥厂,生产磷铵化肥,并产出一种副产品磷石膏灰。
“他们家的磷石膏灰长期露天堆放,一下雨,哗啦哗啦,就把渗滤液、废液都冲到红枫湖上游的阳昌河,直接流进红枫湖。经过检测发现,这个污染源是红枫湖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罗光黔说。磷超标可导致红藻爆发。
贵阳管不了,化肥厂不在贵阳的管辖范围内;环保厅也管不了,因为环保厅的行政级别有限,下了整改通知它不听。后来,贵阳成立了“两湖一库管理局”,统管包括红枫湖在内的三个重要水源地的一切事务。在清镇法庭成立之后,这个管理局就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了公益诉讼并胜诉。
这是清镇法庭的第一个案件,也是中国第一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按照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王继恒的说法,这个案件“把中国司法专门化的改革推向了前台”。
随后,以清镇法庭为首,包括昆明、无锡在内的几个地方法庭也在环境案件审判中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随着环境案件的增加,环境审判专门化需求更加强烈。在新环保法的驱动下,大量的环境法庭在2014年建立起来。
但很多地方的法庭面临着类似问题:案件数量少,法官专业度不够。对案件审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法官专业水平。“这个和知识产权法案一样,你没有相关知识,职位再高也审不了。环境资源审判,也是往这方向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韩德强说。
迎头追赶的环境法官
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炳淳对中外对话说:“环境案件是技术问题,法官培训很有必要。”
西北政法大学丁岩林教授所说,环境案件对法官的专业性要求高。而从法律专业背景角度,当前的法官队伍组成还不理想。
“环境法专业在过去十几年一直是大学的偏门,即便是环境法毕业的,到法庭工作的也较少。” 最高人民法院韩德强说。第一个环境法庭的庭长罗光黔认为,理想的环境法官是“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因为他们更容易理解技术方面的问题。但要把“理工背景”和环境法律专业结合起来,就更难了。
在中欧环境治理项目和环保部合作的法官培训项目中,陕西有近80名法官参加。陕西高院知识产权庭法官涂道勇告诉中外对话:“培训有必要,案子很快就会多起来!”
法官们急迫的原因,还不是案子多起来,是大多数法官都没有接触过环境案件,对此完全没有概念。陕西宝鸡市南镇县刑事庭庭长袁小菊对中外对话说,她所在县上,“以前从没有过环境相关案件,去年才有一例倾倒污染物案件。以前有类似的案件,例如鱼塘污染鱼死了,一直都是以民事侵权案件处理。”
即便接受过环境案件的法官,在案件中也颇多顾虑。环境问题沉疴已久,地方发展也不能猝然停滞,环境司法虽然有新环保法在手,却还不敢下猛药,法庭可以管到什么程度,可以怎么管,当前并没有统一的尺度。加之环境案件自身的复杂性,有经验的法官也要费一番脑子。
罗光黔在案件审理中做了一些创新。例如,某污染企业成为被告,在正式立案之前和案件审理进行中,该企业可能还会持续排放污染物,法院在确认有可能持续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下,会下达一个“诉前禁令”,在起诉之前就让企业停止生产和排放污染物。这个在以前并不是法院的职能,而是行政部门的工作。
清镇法庭也首次采用专家证言作为证据。例如,土地污染领域的专家出面证明某地的土地污染物是否能够清除,危害有多大,法庭可予以采信,不是必须请第三方鉴定机构。这样可以省却大量鉴定费,并简化案件。
贵阳的环境法庭,是最高院指定的4个环境资源法庭试点之一,有“创新”办案的特权。并且,贵阳市因为已经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现在案件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定型。包括其他三个试验法庭所作的创新办法是不是能够在全国推广,还有待最高院的决定。
法官换血需要时间
虽然困难不少,但环境案件目前还处于试水阶段。例如,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就没有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在新法实施后陡然爆发。全国案件在2014年前总共才100来件,2014年一年就有100多件,上升明显,“但也并不算多。”佛蒙特法学院副教授林燕梅告诉中外对话。
林燕梅认为,中国环境案件爆发还需要三年时间。因为当前只有法律框架,配套的政策体系等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一说法也得到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炳淳的认同。
中国正加紧对法官进行培训。上述法官培训项目历时一年多,广西,陕西和甘肃三地共有约300名法官参加培训,并有18人成为培训师。除了该项目之外,国家法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也都在展开不同形式的环境司法培训。
“要以培训和换人的方式,使中国的环境法官全部合格,大概需要5年。” 韩德强说。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4月9日至29日,山东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烟台市开展了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24日正式向烟台市反馈了督察意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烟台市贯彻落实第三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现按要求予以公开。《整改方案》
【关键词】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划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融入法治监督体系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技术支持检察听证【要旨】检察机关办理江河湖泊等跨行政区划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可以由上级检察机关统筹不同地方检察机关一体办案、综合履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效开展线索摸排和调查取证,依法开展行政公益
为推进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同机制建设,近日,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司法局、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长春市水务局、长春市农业农村局、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等10家单位联合成立长春市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
进入3月,又到了全国两会时间。根据安排,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共评选出《关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等58件好提案。根据《政协
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杨洪兰在会上分享了《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的建议,主要内容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提起的公益诉讼出现了骤降的趋势,社会组织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的情况普遍突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法律根源上的问题,即《环境保护法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和8项国家生态环境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和8项国家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42件,赔偿量化
9月25日,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七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该案是贵州省首例诉请清缴碳排放配额的案件。此案由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提起的兴义市某发电有限公司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湖南省益阳市环境与资源保护志愿者协会、广东省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以及山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等14个部门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筛查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磋商、修复、评估、监督、公众参与、赔偿资金管理、诉讼衔接等工作。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
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杨洪兰在会上分享了《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的建议,主要内容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提起的公益诉讼出现了骤降的趋势,社会组织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的情况普遍突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法律根源上的问题,即《环境保护法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保标准化管理要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6月16日,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举办了新《环境保护法》下企业环境管理等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邀请福建省环境管理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以新《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计划》《固废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作为背景,通过以案说法,
中国黄金集团是我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中央企业,组建于2003年,目前集团所属企业在国内遍布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生产矿山企业46家、冶炼企业6家。截至2021年7月底,拥有矿业权271宗,面积8364平方公里。摆在中国黄金集团面前的环境大考才刚刚开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来帮忙,不只是监考,更多的是指导,帮助中国黄金集团答好这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考卷。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雅居乐环保集团朝“综合环境服务商”迈进的起始之年。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是“生态系统恢复”。雅居乐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精雕细琢宜居的环境,而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也是雅居乐于自然环境的责任所在。
6年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案件类型趋于多元,法规制度逐渐健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取得长足发展。不过,在赔偿金管理和使用等困扰环境公益诉讼多年的老问题尚没有彻底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保法实施。新环保法明确提
环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渐成形,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1.0时代:单体业务时代–在环保行业发展的初期,环保企业主要通过单一业务盈利,处于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某一个单独环节,如水务企业主要做污水处理或者供水2.0时代:复合商业模式和多元发展时代–
这两天,小编的交流群内有人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水处理设计从业人员,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不想从事设计了,又有哪些适合长期发展的单位可以来挑选呢?”说实话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小编我才疏学浅,就单瓶自己这十几年的从业经历来粗浅的谈一谈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吧,
政策发展篇一、政策前沿1、2000年2月23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当前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列入目录,拉开了国家鼓励生活垃圾采取焚烧发电处理方式的序幕。2、2001年10月23日,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批准发布《城市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生产之要,水务是事关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最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之一。我国自启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水务行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水十条”、中央环保督察、城市水质排名、河湖库湾长制、新环保法、环保税法、碧水保卫战、绿色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4月17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决定接受龚正辞去山东省省长职务请求;决定任命李干杰为山东省副省长,决定李干杰为山东省代理省长。李干杰成为继陈吉宁之后,又一位赴地方任职的生态环境部部长。2017年5月,原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赴京任职,现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近年来,还
殷中枢先生作为金融机构的行业分析人员及二级市场的股票从业者,长期从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来观察环保产业及金融市场的情绪波动,本次线上分享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启发环保行业的从业者如何顺势而为,并对未来拥有更为精准的判断。金融周期如何影响水务行业的投资逻辑近期标志性事件:3月6日,碧水源发布关
为推进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同机制建设,近日,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司法局、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长春市水务局、长春市农业农村局、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等10家单位联合成立长春市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发布。报告提到,2023年重庆市重点推进了美丽重庆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厚植新优势。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持续巩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新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50.5万亩、国家储备林101.5万亩,新增治理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吉安市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2年7月15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督察报告。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督察组于2022年8月3日向吉安市委、市
环境违法别样罚,罚种珊瑚来修复。昨日,深圳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项目签约。因环境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的深圳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50万元环境损害赔偿金,委托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在大鹏湾实施珊瑚种植项目,并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进行珊瑚种植后效果评估。
江西省近日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提到,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环境治理负总体责任,市县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治理承担具体责任;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实施生态环境违法举报奖励,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热情;完善生态环境
倾倒废液污染水源妨碍千余名群众用水,全国首例适用民法典污染环境惩罚性赔偿条款案件宣判。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公益诉讼起诉人浮梁县人民检察院与被告浙江海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蓝公司)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并当庭宣判,判决被告海蓝公司赔偿
在没有任何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前提下,300余吨危废化工残留液倾倒、焚烧于湖南、江西两省六市、县的偏僻农村、废弃工厂。这起备受关注的湘赣跨省环保大案两年前已经宣判,涉案的7人获刑两年七个月至六个月不等。(详见2019年6月18日A07版)如今获刑的彭某保等人已陆续出狱,可事情还没完。在他们被要求
电镀加工厂老板将电镀废水通过管道直接排放,其中总锌、总铁、总铬含量超标311倍、170倍、164倍,严重污染环境。8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湘江环境资源法庭审理了这起案件,被告人阮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被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新阶段,为破解ldquo;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rdquo;的不合理局面,切实维
12月21日早上9点,常州毒地修复责任公益诉讼案在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庭审长达7个半小时,直到下午4点半才告结束。法院没有当庭宣判。律师说原告代理律师赵光认为,只有在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才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而在本案中,责任主体很明确,就是三个化工企业。2016年12月2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保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2016年7月15日至8月15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6年11月23日向云南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反馈。反馈会由陈豪书记主持,贾治邦组长通报督察意见,陈豪书记作表态发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