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江苏铜山:从“拿来主义”到“量体裁衣”

2015-06-23 13:56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闫艳关键词: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污染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考核比武练队伍 调动基层主动性

5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铜山区环保局“一把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充分的认识。铜山区80%的环保工作都直接与污染源打交道,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是环境一线的主体,是环境管理的践行者。

“充分调动基层环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将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也才能更好地推动环境管理转型,这就需要基层人员有信息化方面的‘学识’。”王勇说。

如何让基层有信息化建设 “学识”?

以“大比武”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功不可没。“为提升环境执法人员对于数字化环保平台的应用能力,每年我们都会开展技能‘大比武’,比赛排名后10名的监察人员要补考甚至待岗,实行最不留情面的考核,从而使每一位执法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张明建告诉记者。

自引入数字化环保平台以来,铜山区邀请环保专家、移动平台技术专家开展专题讲座10余次,举办监察队伍移动执法‘比武’大赛,以多种形式提升环境执法人员对数字化环保平台的应用能力,将工作岗位、业务及其工作流程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精简优化,使执法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为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在加强对监察队伍的考核的同时,铜山区环保局也多次召开基层人员经验交流会,探讨移动执法平台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如何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等问题,促进执法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定期交流与研讨,执法人员可以把一个阶段使用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和解决,集众人之力,成众人之事。执法人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交流会也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环保数字化平台的问题。根据工作人员在交流会上提出的意见,我们也多次对系统的不足进行了完善。”王勇说。

铜山区改变了单纯的靠“拿来用”的现状,充分发挥一线执法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升了环保队伍的执行力,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特点的环保数字化之路。

建设长效制度 责任落实到人

尝到信息化的甜头后,为保障信息化形成长效机制,在推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铜山区也开始相应的制度建设。

“铁打的制度,流水的工作人员,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效驱动力的根本。”张明建说。

据了解,铜山区自2004年便陆续出台了《铜山区自动监控日常维护管理条例》、《铜山区大气、河流断面自动监测管理条例》、《铜山区移动执法平台管理办法》、《铜山区环保执法人员执法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快铜山区数字化环保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制度上对数字化环保平台的工作进行了保障。

《铜山区自动监控日常维护管理条例》保障了自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条例》由3项规定组成,分别为《在线监控中心服务器管理制度》、《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监控中心机房管理规定》,对在线监控涉及的工作人员、机器设备的管理、机房的运维、各项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项制度在制定的时候,铜山区坚持“两严”方针。一是严格要求,对移动执法设备、自动监控设备、自动监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及使用都进行严格约束,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影响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严格到人,无论是信息化的设备监管和维护,还是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和运行,铜山区都细化到人,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

同时,铜山区环保局也在积极探索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寻求更大的突破。“铜山区环抱徐州市区,区域跨度大,边界情况复杂,”张明建说,“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放在区域联动上,让区域间实现信息共享,为打击边界环境违法打出有力的一拳。”

原标题:从“拿来主义”到“量体裁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察查看更多>环境监测查看更多>污染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