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企业正文

威立雅:最大跨国环境企业如何在中国生存?

2015-06-25 09:32来源:凤凰财经作者:李文友关键词:水务威立雅周小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PPP”苦辣

威立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涉足中国的水务市场,1992年开始进入了国内环境服务领域,并藉此进入亚洲市场。如今,威立雅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环境服务运营商,其在中国的投资累计超过20亿美元。作为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区的掌舵人,周小华重点负责集团固废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环保行业存在设备、运营和监测三种类型的企业主体。威立雅长期专注于运营,并且与苏伊士环境集团共同成为全球大规模开展“公私合营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创新和实践者。

在公益性较强固废处理领域,“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环境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周小华告诉记者,这一模式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较为成熟。理论上,这种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双方可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中国的环境市场过去历来崇尚的技术,你有什么技术和设备,我买来用了就ok了,即使是最贵的也没关系”。在威立雅进入中国环境市场前,“PPP”模式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威立雅由此成为国内“公私合营模式”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92年,威立雅拿到了澳门的一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这个项目我们谈了五年才签下来,项目正式启动已经是2000年的事了”。第一个项目的落地颇费周折且旷日持久,但其巨大的示范效应也出乎威立雅的意料,“澳门项目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比如,威立雅在上海老港做了第一个国际标准的生活垃圾填埋厂,在杭州做了第一个沼气发电项目,在天津做了第一个有毒有害垃圾处理项目.....由是,诸多“第一”陆续落到了威立雅的头上,如今,其在中国获取的固废处理项目已经超过了30个,业务涵盖了城市废弃物管理、工业服务、危险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等多个领域。

无疑,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进入,对国内同行是一种洗礼和冲击,而具有革新意义的是,中国环保产业对PPP模式有了逐渐的认知和认可。对于威立雅而言,接下来的进程似乎也都顺理成章,但作为“先行者”,其在新兴市场碰到的难题甚至困惑亦不可避免。

根据成熟市场的经验,“PPP”为政府降低了项目风险、提高了项目效益,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国内,过去相关法规的滞后与PPP模式还有一些矛盾和不匹配的方面,执行过程中常会遇到困难。在周小华看来,垃圾填埋等固废处理行业,缺少长期且明晰的产业规划,而且环境服务的属性是公共服务,它需要政府有相应且足够的支出预算来支撑。

但过去不仅单个城市,而且国家层面的环境补偿机制亦尚有欠缺。相应的资金支付能力成为影响PPP项目进程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从市场和商业角度讲,PPP模式通常盈利稳定,但利润率一般比较低。固废行业专家肖琼告诉笔者,这种模式投资回报的周期也较长,而且前期投入大,这就需要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环保设备商挣块钱相对容易,但运营商的生命周期整体比设备商的要长很多”。

事实上,在国内过去几年的环保市场,利润最高、赚钱最快、份额较大的还是五花八门的环保设备企业,“设备,很多人愿意花很多钱买最好的,但谈到运营的时候,这个钱就比较难出”。

原标题:威立雅:最大跨国环境企业如何在中国生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