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报道正文

废旧手机身归何处?

2015-08-12 13:13来源:国际先驱导报关键词:手机回收废旧手机电子废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工信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14年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出货量是4.25亿台,新入网用户5700万。通过这组差距悬殊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年在中国有大量的手机被闲置。

如果手机也能像人一样有生命意识,那它们中的大部分在被闲置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成为废旧品。如今,与中国一样,不少国家都面临处理废旧手机的难题。如何有效利用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如何切实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这些问题亦需要政府与业界共同面对。

加拿大谁出售谁负责回购

在加拿大有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人们为了减少生活开销,会穿二手衣、吃廉价快餐,却绝不会吝惜手机花费。而且更新换代的手机貌似对所有群体都充满了特别诱惑和吸引力。可是,在手机升级如此风行的加拿大,那些大量失宠的废旧手机命运又如何?加拿大人家里是不是充满了淘汰下来的过时货?不用担心,这些“老古董”自有它们的安身之处。

旧手机最普遍的归宿正应验了“哪儿来还回哪去”那句话。说白了,a谁出售它们还会把它们收购回去。譬如卑诗省拥有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的加拿大Fido电讯公司,每年都会推销各种新款手机。为了吸引客户,他们会推出各种颇为诱人的以旧换新“捆绑计划”。无论客户的手机多老多旧,只要充得进电,销售点都肯回收。其它诸如Telus、Shaw等大公司也都实行类似的促销方式。

旧手机被收回了,里面的个人信息怎么办?这个也无需担心,因为在回收时,商家会把手机里的旧储存卡拆下来还给用户,也就等于把用户的所有隐私都还给用户,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所以,废旧手机不必为自己的归宿担忧,它们的主人也不必为手机里的秘密担忧。

在废旧手机中,那些“剩余价值”相对高、还不算太过时的手机命运会好得多。卖主可以将还不算太过气的手机型号、性能、新旧程度、价格等详情公布在网上或报纸上,然后静候有意者成为其新主。

不过,网上出售有一定风险,万一因为疏忽或操作不当,手机会泄露前任主人的隐私或机密。若是个人官方信息流失,则容易给不法之徒进行经济犯罪的机会,其损失是可观的。

如果手机确实成了废品,也不能当垃圾随意扔掉,因为加拿大对垃圾回收分类明确、管理严格,有专门机构负责回收无法被土地快速降解的废弃物。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有个名为电器管理协会的组织,于2011年10月1日起就开始运行一个非盈利项目——“消费电子产品回收项目”,称得上是加拿大第一个小家电及电动工具回收项目,也是该省内唯一由政府指定的小家电和电动工具回收项目。

该项目可使更多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变成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具体而言,这些废物被送到回收项目网点后,将会输送到加拿大境内的处理企业,并在分离成不同材料后予以回收,分离出的材料可用于销售或制造新的产品。如今,随着这一项目回收范围不断扩大,政府处理废弃物的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政府会为居民提供最近回收站信息,居民可以实现家电产品定期、有效的回收,使用起来十分便利。可以说,尽管市场上废旧手机数量可观,但无论政府、商家还是个人都能对此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不使旧手机在市场泛滥。难怪加拿大人能如此宠爱新款手机。

澳大利亚让回收手机彻底“失忆”

 澳大利亚是手机消费大国,几乎人手一机。一项悉尼市政府公布的回收计划资料显示,澳大利亚人目前囤积着2350万台废旧手机。

与很多国家一样,如何处理废旧手机也成为澳大利亚的一个大问题。如果对电子废物作填埋弃置,不仅将永远失去这些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为促进人们将旧手机回收利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各州和领地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各种回收计划,设立旧手机回收点以方便人们回收手机,公众可以通过4000个回收点对手机进行处理,或者免费将手机邮寄到这些回收点。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参与到这些计划中来。例如苹果公司就推出了以旧换新计划,Mobile Muster公司则宣布在未来5年时间内把每年回收废旧手机和手机配件的重量从87吨提升至127吨,同时把废弃手机的回收量从50%提高至55%。

在澳大利亚,如何合理利用手机中的金属元素及塑料外壳,被视为手机回收的重要一环。

承担手机回收工作的主要机构——澳大利亚移动通讯协会会将废旧手机所含有的金属进行回收利用,而塑料部分则被用于制造篱笆和花园的家具。此外,澳大利亚还开发出了利用废旧手机生产铺路材料的技术,将报废的手机整体熔化,机壳等塑料部分制作建筑材料,而手机电池中的镍和汞等金属物质则被提取再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上的通讯录往往代表着社交圈子,微信等账号意味着社交生活、银行卡、身份证等关键信息,聊天记录和视频照片更是事关个人隐私,这些重要的信息都藏在手机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上携带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也变得日趋重要。澳大利亚移动通讯协会就曾声明,会销毁所有手机内的数据,还声明所有的手机将不会被再次出售以消除人们对于信息外泄的顾虑。

不过,尽管如此,废旧手机回收时信息保护的难度依然不小。

一些澳大利亚人将旧手机在网上进行交易时,会在转手前删掉个人信息,但信息删除的方式大多比较简单。这就意味着未经妥善处理的旧手机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数据恢复专家们警告说,将不用的手机卖给陌生人是件危险的事情。如果新买主图谋不轨,则可以轻易恢复手机原主的照片、电子邮件和财政记录。

律师赛蒙˙科瑞克说,没有法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将旧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卖掉,其中的任何数据都可以成为新买主的财富。

专家建议,要保护私人信息安全,就要在处理旧手机时销毁掉原有的信息,让自己的手机彻底“失忆”。目前苹果可通过手机终端自身的功能删除相关内容,而安卓手机则需要采用步骤较多的方法来解决。

有专家建议,为防止手机内数据恢复后造成的隐私泄露,用户在将旧手机处理前用不含有个人信息的视频、照片、垃圾文件或无效信息将手机的存储空间填满然后删除信息,这样反复几次后手机就会被无用的信息所占据,最后再将手机进行格式化处理将所有信息数据全部清除,这样即使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数据也只能读取覆盖在最上层的信息。

日本政府拨专款支持手机回收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蓝建中发自东京 手机的稀有金属使用量特别大:手机的发光二极管使用了镓、电容器中使用了钽和钛,电池使用了锂,液晶部分使用了铟、麦克风部分使用了钕和钐等。因此,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手机的回收与利用。

2009年11月,经济产业省就曾开展全国废旧手机回收宣传活动,用赠送商品券等方法3个月内回收手机57万部。2010年度,日本在预算中拨出5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20日元)用于支持废旧手机的回收,全年回收手机600万部。

一名在日华人媒体人介绍说,日本的新机型或畅销手机,可以通过网站或直接到店里卖给专门的回收公司,回收公司经过一定的处理,比如分类,或根据手机的磨损状态分级后,再将其拿到网店上出售。

而过时机型,或品相不好,以及非SIM卡对应型手机,大致有两条出路,一是随手扔在家里,二是无偿交到电话公司。自己用过的手机,无论是卖掉还是无偿回收,都要由其本人将其中的信息清除,责任自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台手机的有用金属含量非常少,所以需要尽量回收更多的手机,才能够实现回收利用。而关于回收手机,“电气通信业者协会”和“信息通信网络产业协会”在2001年4月开始就建立了“手机回收利用网络”,在全国的专卖店自主回收旧手机;在电器城和手机店,独自回收的店铺也不断增加。

而为进一步加强手机回收利用活动,同时严密保护个人信息,2011年7月,日本总务省、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联合出面,设立了“手机回收利用推进协议会”,致力于推动自主回收手机的团体和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回收利用手机和保护个人信息,主要成员包括“大型家电流通恳谈会”、“旧信息机器协会”、“电气通信业者协会”、“移动机器3R协会”等,共设有约1.2万个回收点。

“手机回收利用推进协议会”通过扩大回收点、加强宣传、保护个人信息等措施,促进所有与手机有关的领域协同发展,全面促进手机的回收利用。该协议会在商店张贴告示,宣传手机回收利用的方式,同时由店员向顾客进行介绍手机回收的注意事项;同时通过主页和各种宣传小册子以及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并且举行各种街头活动,向国民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回收利用手机的意识。

为了让手机用户能够安心提供合作,不必担心信息泄露,参加该协议会的企业采取了诸多努力,包括在商店帮助用户实现手机初始化操作,通过数据清除软件消除数据,通过对手机终端钻孔,破坏其功能,从而保护个人信息。

此外,为防止回收的手机遗失,回收处理是在具备安全功能的回收设施中进行的,从回收到再利用,彻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原标题:废旧手机身归何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手机回收查看更多>废旧手机查看更多>电子废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