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争论的背后 是怎样的博弈?

2015-08-14 08:48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曹俊关键词:环境执法环境保护治理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的目的,不是停止发展,而是找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在生态环境得到应有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个别企业过度渲染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如何强硬,采取休克疗法,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粗暴执法的言论,是为自己的违法和抵制执法找借口。

这些争论的背后,实质是一场博弈。不是企业与环保部门的博弈,甚至不是执法与违法的博弈,而是两种不同发展方式的博弈。

在有些地方,只要环保部门执法力度大一些,就会引起一起争论甚至反弹。有人说运动式地治理污染有违客观规律;有人认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大规模地停产、限产整治,必然影响发展,不合时宜。而大多数人则坚定地认为,一些地方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刮骨疗伤的严重程度,痛下决心,坚决治理污染,不仅没什么不对,而且非常及时,非常有力。许多评论说,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已有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坚决调整,否则后患无穷。个别企业长期违法,屡教不改,甚至根本不拿环保法律和环境执法当回事,不整治怎么能行?至于集中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正是企业长期违法造成的,理应由违法企业承担责任。

对于这样一些争论,我们必须理性客观地进行分析。

第一,不能过度渲染集中强力治污的代价,也必须反对不惜代价。

治理污染肯定有代价,而代价到底有多大?这是评价治理行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参数。比方说,由于企业关闭、停产、限产带来的失业人数,究竟是多少?造成难以偿还的银行贷款到底是多少?盗抢案件是不是真的因此而增加了?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肯定有依据,但这些依据是不是靠得住?

对于这些争论,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经济萧条和社会问题,被过度渲染了,很多地方都有过这种情况。只要治理动作大一点,立即就有人过度渲染说,由此造成了多大多大损失,后果多么多么严重。

过度渲染的始作俑者,大都是被处罚企业,或者可能被处罚的企业。处罚谁,谁都难受。违法企业抵制处罚的一种常用手段,就是过度渲染损失,主要内容也大同小异,不外乎将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银行贷款无法偿还之类。个别无赖者,甚至以此绑架政府,要挟环保部门,煽动社会情绪,忽悠善意报道的新闻媒体。类似过度渲染所谓损失的案例,不仅经常发生在与环保有关的治理整顿过程中,其他领域也屡见不鲜,手段虽然拙劣,却能屡试不爽。

有时候,过度渲染治理污染的代价,不仅是某些违法企业故伎重演,而且带有更深层的社会背景。有舆情专家指出,过度渲染萧条,特别是所谓金融链条崩溃,是把环保推向基层政治争论的核心,素来羸弱的基层环保部门可不一定堪此一击,一些刚刚倾向环保的官员也可能因此而微妙缓行,小心站队消极观望了。这个分析可能有些沉重,却直指问题本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则明确指出,过度渲染的目的,就是抵制环境执法,抵制转型,退到那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上去。

对于过度渲染所谓损失,以此跟政府讨价还价,甚至对抗环境执法的行为,必须坚决披露和反对。同时,也必须反对不惜代价。

治理污染有代价,这个代价必须限定在一定幅度内。个别地方喜欢宣传高代价,以为代价越高,说明地方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越大,成绩也就越大。媒体的有关报道,也往往对所谓舍得付出高代价津津乐道。这样的宣传是不可取的。强调不惜代价,不可行,也不符合实际。环境保护的目的,不是停止发展,而是找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在生态环境得到应有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理念下治理污染,一定会充分考虑代价。事实上,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一直非常注意把握治理的节奏。如果不考虑代价,不考虑阶段性特征,不考虑需要与可能,很多污染问题解决并不难。

对治理污染所付出的代价,必须客观评价,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视而不见;既不能因为有一定代价就放弃治理,也不能为治理而不考虑代价。无论过度渲染治理污染的代价,还是强调不惜高代价,最终都可能把舆论导向引偏,得出一些错误结论,如环境保护影响了发展,甚至认为加强环保是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这些错误认识,对环境保护非常不利,最终对发展也是有害的。

第二,不能夸大集中强力治污过程的阵痛,也不提倡采用休克式治疗的极端手段。

集中强力治理污染,一定事出有因,到了必须经历阵痛的时候。无论转型还是治理污染,都有阵痛。既治病,又很舒服,哪有此等好事?

比方手术,如果不说治疗效果,只绘声绘色地渲染过程,甚至描述手术刀如何尖锐,止血钳如何止血等细节,肯定不好看。

原标题:争论的背后,是怎样的博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执法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治理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