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报道正文

天津港“8-12”事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纪实

2015-09-02 09:4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邢飞龙关键词:监测数据境应急监测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爆炸发生以来,天津市环境监测部门平均每日作出总结类报告20余份,分析报告400余份,原始记录上千份。

“能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全国各地来支援我们的监测同行们功不可没。”孙韧感叹道。

事故发生后,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立即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赶赴天津支援应急监测工作,并协调组织北京、山东、江苏、辽宁、河南、山西、内蒙古、济南、青岛等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奔赴天津进行支援。

各地驰援攻坚克难

采样:零距离接触爆炸现场

作为距离天津最近的河北省,在接到通知后,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同志没有任何犹豫,站长谢剑峰亲自带队赶往事故现场,成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支援队伍。

“我们第一天就筛查了核心区周边的5个点位。”谢剑峰告诉记者,到达现场以后,河北省分配到的点位分布在爆炸核心区的南面和北面。

江苏省的支援队伍在8月17日抵达天津后,迅速投入实验室分析工作中,随后赶来的第二批队伍则承担起了水、土壤以及植物的监测任务。

“刚到的那两天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点多。”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长张勇告诉记者:“那时候爆炸刚过去,现场有什么物质都还不明确,确实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我们迫不得已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一位固定的同志戴上手套负责采样,而除了采样之外,他的这双手什么都不用碰。”凭借这个办法,江苏省完成了11个点位的独立监测任务,以及16个点位的配合监测任务。

在事故应对过程中,监测人员想出了多种办法来克服遇到的困难。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在副主任兰平的带领下,承担了样品中氰化物分析任务。但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氰化物检测通常都是使用“蒸馏法”,这种方法耗时长,有些跟不上事故现场高频次的数据更新需要。工作人员开始紧急调试手边原理为“电极法”的仪器设备,对氰化物进行初筛预判,大大缩短了样品预处理时间。

在距离爆炸核心区5千米左右,新港八号路是一条繁忙的公路。根据《天津港危化品公路集疏运爆燃事故风险分析》一文中测算:新港八号路的车流量为每小时2172辆,仅危化品车辆每小时就有174辆。在这条繁忙的公路边,几张桌子、几把简易遮阳伞就组成了一个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坚守在这里。

“这个点位就在马路上,晚上卡车视线不好,经常有危险发生。”工作人员指着旁边一个已经碎掉的警示灯告诉记者:“类似这种警示灯被撞碎的情况已经发生好几次了。”危险性大,条件简陋,但工作人员一直牢牢坚守,从未出过任何纰漏。

原标题:天津港“8·12”事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纪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监测数据查看更多>境应急监测查看更多>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