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环境污染问题是工业社会不合理发展的产物,最早集中的环境问题都发生在西方国家。这一方面让西方法治国家最早有了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治理环境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这也为处于全面追赶地位的我国,提供了诸多环境立法的宝贵经验。此时正值我国环境法修改草案第2修改意见稿公布征集社会意见之时,本文着重以环境立法中的三个重要的部分:立法目的的确立、立法原则的建构、法律规范所直接反应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来做粗浅的西方经验介绍。实则,这三部分所集中折射出的更深层次的考量,即环境立法背后的伦理观、环境立法的基本精神、环境立法的立法技巧做一个简单的考察。
一. 国外环境法立法目的之于我国环境法修改的经验借鉴
德国目的论法学派立的代表人物鲁道夫-冯-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1818-1892)认为,法律是人类有意识地创立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产物。在立法的过程中甚至在立法前,前提预设如此一种“理性至上”的产物,既有基于理性乃善法之保障的考虑;同时通过对法律实施后的蓝图的描绘,以尽量消除法律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民主合意”的障碍,降低法律通过所需的民主成本。由此可见,研究环境法的目的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它主导环境法的形成,体现着立法者的价值观。从而让理性集合度极高的产物——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避开“理性有限性”的天生缺陷,在统一目的的支配下尽可能减少冲突和矛盾。进而将其效用充分填充到应然性与实然性之间沟壑之中去。第二,环境立法目的也是检验和评价环境立法是否合理、质量是否高低的的重要前提预设标准之一。本篇将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法系和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分别做类别化分析。
因为受到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尊崇先例”为原则的英、美两国环境法的发展主要依靠个案向个案的推演。美国环境法的主要法的渊源虽然是成文法,但其成文法也是从判例形成的习惯法以及基本原则中进化而来的。因此,不同于大陆法系往往明确置于成文法典中的做法,美国环境法的相关成文法中很难直接得出美国环境法的完整且明确的立法目的。不过,作为为联邦环境立法设定基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mental Policy Act)中的第一篇,即“国家环境政策的过会宣言”中,明确规定了此法的立法目的:“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有部分内在联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特别是人口增长、高密度的都市化、工业扩张……运用一切可行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财政及技术协助,旨在鼓励并提高公共福利,创造并保持人与自然积极和谐共存的条件,满足美国当代及后代的社会、经济及其他需求。”基于NEPA对后来的美国环境立法所产生重大影响等因素,笔者认为有“美国环境保护的宪章”之称的NEPA的立法目的有一定的代表性。排除其针对联邦政府设定义务的这个个体法的特征,管中窥豹式的分析美国环境立法目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已经摆脱了早期立法中呈现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纯粹功利主义的特征。保护环境不再仅仅是为了基于对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的需求的满足,而是将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全面发展,将此需求置于经济及其他需求的之上。二、明确了代际间之于环境的平等权利,肯定了后代人对于环境的合理需求。三、从过往只对自然资源保护,转变到环境问题的全面关注。“问题导向型”的立法思想使得立法目的的明确,使得美国环境法始终保持着一种务实的传统和特点。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为解决环境执法和司法中可能遇到的成本、效益及技术规范的立法技巧。
从法律发展的路径来看,与“自发性”的海洋法系不同,大陆法系的思路往往是“建构性”的。注重法律体系的完整性,从理性出发去构建法律原则和细化法律规范,这些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也深深反映在以德日的环境立法中。1993年,德国制定通过了环境法典草案就是其中的代表。《草案》第1章第(1)条即对立法目的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了环境的持久安全,法律的保护目标是:“➀生物圈的生存能力和效率,以及➁其他自然资源的可利用能力。环境保护的措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健全”。日本曾经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被冠以了“公害列岛”的称号,四大公害事件也直接促使了日本立法者对于环境立法上的空前重视。1967年通过的《公害对策基本法》作为统领日本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在其第1条第1款就规定:“本法是为了明确企业、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对防治公害的职责,确定基本的防治措施以全面推行防治公害的对策,达到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的目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原第2条规定:“关于前款所规定的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生活环境,是与经济健全发展相协调的。”于1970年被日本过会修订删除。将“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置于最高目的。至此,日本环境立法进程全面走进了“环境保护优先”的立法价值时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近30年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artya Sen)在其代表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阐明:“发展可以看作是拓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森将经济发展的地位解读为工具性价值,是为了全面实现人的发展这一终极价值而服务的。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是经济发展,而应该是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而导致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的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呈恶化的趋势。而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乃是1989年颁布,依旧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第4条便明确规定了我国环境法的目的:“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2013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环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其中第4条已经改为: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经济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由此可见,“环境优先”原则已经在近期的修改意见中形成了广泛的主流认可,并且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正式法案中得以确定下来。这无疑是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一次巨大进步。
二. 国外环境立法之谨慎原则于我国环境法修改的经验借鉴
谨慎原则(Precautional Principle),也被译为风险预防原则。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环境法中提出。在国际层面分析,1987年在伦敦召开的《北海宣言》被首次提出。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对于谨慎原则有明确的定义:遇到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定依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谨慎原则与预防原则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首先,两个原则的理论基础都是对于损害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应该从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是否能被人们所确定这一标准,对不确定性做广义的理解、做类别化解读。第一种不确定性,也即对于不利后果发生概率、发生时间和不利损害程度等要素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对于某种行为与某种不利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具备评价能力的,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既有科学技术滞后的原因,也有概率事件的偶发可能性所导致。由这种不确定性所建立起来的原则便是风险预防原则。第二种不确定性,是对于某种行为与某种不利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合理可靠的判断能力,即是否会发生损害都难以把握。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科学技术的相对滞后所导致的。由这种不确定性所建立起来的原则便是谨慎原则。由此看来,谨慎原则相较于风险预防原则,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次扩大解读。这种广义的不确定性解读,得以在时间横向上将环境法损害预防效能的触角延伸至了科学技术成熟之前,为人类最根本的需求的满足赢得了时间条件。同时,谨慎原则所针对的损害的程度也与预防原则是有差别的,谨慎原则所针对的损害是巨大且不可逆转的损害。相较于预防原则的损害,这种结果的发生就会带来更多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因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datatransmissionofpollutantautomaticmonitoringandsurveillancesystems标准号:HJ212—2025代替HJ212—2017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
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动态稀释嗅辨法Ambientairandwastegas-Determinationofodor-Dynamicdilutionolfactoymethod标准号:HJ1416—2025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空气和废气中臭气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提升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2025年土壤与地下水风险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定于2025年7月23-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7月9日,贵州大方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重大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大方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光大环保能源(大方)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服务范围为大方县中心城区及所辖乡镇。项目日焚烧生活垃圾500t/d,年处理垃圾16.65万t,配置1x500t/d垃圾焚烧线+1x10MW汽轮机+1x10MW发电机,每年可向当地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现批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开放源扬尘采样技术规范》等4项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环境空气颗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一场址工程竣工海洋环境保护验收评审会在海口举行,顺利通过验收。会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邀请知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项目一
关于公开征求《水质溶解氧的测定荧光淬灭法》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水质溶解氧的测定荧光淬灭法》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cn)“意见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蓝碳交易、加强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研究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文如下: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
6月26日,盘锦圣宏热力有限公司3台80T、1台100T锅炉改建及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在现有锅炉房内对原4台燃生物质锅炉改造为燃煤锅炉,包括3台80t热水锅炉和1台100t热水锅炉,同时对其附属设施进行改造。目前,3台80t热水锅炉和1台100t燃煤热水锅炉已建成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磷石膏在利用和贮存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修改单(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完善国家
2024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10周年,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2024年4月9日至29日,山东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烟台市开展了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24日正式向烟台市反馈了督察意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烟台市贯彻落实第三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现按要求予以公开。《整改方案》
为推进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同机制建设,近日,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司法局、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长春市水务局、长春市农业农村局、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等10家单位联合成立长春市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
进入3月,又到了全国两会时间。根据安排,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共评选出《关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等58件好提案。根据《政协
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杨洪兰在会上分享了《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的建议,主要内容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提起的公益诉讼出现了骤降的趋势,社会组织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的情况普遍突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法律根源上的问题,即《环境保护法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和8项国家生态环境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和8项国家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42件,赔偿量化
9月25日,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七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该案是贵州省首例诉请清缴碳排放配额的案件。此案由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提起的兴义市某发电有限公司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湖南省益阳市环境与资源保护志愿者协会、广东省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以及山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等14个部门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筛查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磋商、修复、评估、监督、公众参与、赔偿资金管理、诉讼衔接等工作。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生态欠账,环境本身没有问题。建设美丽中国不是环保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今年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海生,这位深耕环保事业四十载的“科技老兵”,依然将关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5日,江苏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全域全面绿色转型,结合碳预算做好各类产业规划,科学设定碳预算总额,
特朗普的胜利给正在召开的COP29蒙上了一层阴霾。这是如今美国主流媒体普遍持有的观点。当地时间11月11日和11月8日,特朗普选择任命前众议员李·泽尔丁担任环境保护署署长和准备让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均掀起了讨论热潮。不过,这两项决定本就与他竞选时所持的观点和作出的承诺十分契合。新被
10月15日8时,202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共计划招录3.97万人。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2月1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年法治工作要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以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高共情团结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本质环保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年法治工作要点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
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主题是: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美丽中国建设。发布会全文实录如下:赵莹: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美丽中国建设。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赵柯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湖南省娄底市、益阳市、岳阳市调研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发现情况并不乐观。娄底、岳阳部分企业仍存在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手工监测报告涉嫌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而除了这些共性问题外,更为严
导言:剩余污泥管理条例(SSD,欧盟86/278/EEC/1986年6月12日)旨在鼓励在农业中使用污水污泥,同时防止对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条例通过限制7种重金属(镉、铜、镍、铅、锌、汞、铬)含量上限规定了污泥和使用污泥的土壤的质量。它还要求在土地利用前对污泥进行处理,并考虑到植物对养分的需求。自
2023年4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全文如下: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23年4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环境立法、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引领着环保行业的方向。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环境问题愈发受到重视,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持续向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监测装备制造业、监测运维行业、检测机构行业三大行业累计市场规模近540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吉林省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实施办法》,凡是在吉林省范围内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科研、环境管理等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环境工程专业技术职称均适用于本办法。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吉林省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