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
(21)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属低山丘陵,包含1 个功能区: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涉及伊春、绥化、黑河、哈尔滨、鹤岗和佳木斯,面积为59 282 平方公里。小兴安岭植被类型东南部以红松、鱼鳞松、臭松、水曲柳、椴树等为主,西北部以兴安落叶松、白桦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区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众多支流的发源地,也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主要生态问题:自然森林已受到较严重的破坏,毁林、毁湿地开垦造地和大规模“超采”滥伐现象严重,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现象。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大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控制商品林采伐规模,严禁开荒毁林;坚持自然恢复,加强林缘草甸湿地的管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林产品加工业,科学处理林业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22)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及其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与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相对应,行政区涉及黑龙江省的鸡西、双鸭山和佳木斯3个市,面积为27 684 平方公里。该区是我国平原地区沼泽分布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自然湿地面积大,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湿地植被类型以沼泽苔草为主,其次为沼泽芦苇,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
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围垦和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和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强现有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划定湿地生态红线,禁止疏干、围垦湿地,严格限制耕地扩张;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严格限制泥炭开发。
(23)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洪水调蓄重要区:该区位于松嫩平原的嫩江中下游及其与松花江交汇处,包含1 个功能区: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洪水调蓄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以及内蒙古兴安盟,面积为38 228 平方公里。该区湿地资源丰富,建有扎龙、向海、莫莫格、查干湖等多个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向海、莫莫格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地、丹顶鹤的故乡,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该区位于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中下游,区内广泛分布的湖泊湿地对松花江的径流和洪水发挥着重要调蓄作用。
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围垦和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和破碎化,湿地严重缺水且盐碱化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开展湿地修复、保护工作,加强现有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禁止疏干、围垦湿地,严格限制耕地扩张和湿地人工化;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
(24)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辽宁省辽河下游三角洲地带,包含1 个功能区: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辽宁省盘锦和锦州,面积为3 994平方公里。该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一片湿地芦苇,近海湿地鱼、虾、贝、蟹、蜇等资源丰富,停留或过境的鸟类有170 多种,是丹顶鹤、黑嘴鸥等鸟类迁徙的重要停留栖息地,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区域。
主要生态问题:石油资源开发导致海水倒灌、水体污染、湿地生态功能衰退;湿地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苇田部分被开发为水田,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生态功能退化。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禁止湿地的进一步开发,严格控制石油开发生产用地扩张及其环境污染;合理调度流域水资源,严格控制新上蓄水工程,保障河口生态需水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
(25)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保护重要区:该区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处三角洲地带,包含1 个功能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山东省东营市的河口区、垦利县和东营区,面积为3 764 平方公里。区内湿地类型主要有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滩涂湿地等。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珍稀濒危鸟类的迁徙中转站和栖息地,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
主要生态问题:黄河中下游地区用水量增大,入海水量减少,对下游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影响;海水倒灌引起淡水湿地的面积逐年减少,湿地质量不断下降;石油开发与湿地保护的矛盾突出。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合理调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障黄河入海口的生态需水量;严格保护河口新生湿地;禁止在湿地内开垦或随意变更土地用途的行为,防止农业发展对湿地的蚕食,以及石油资源开发和生产对湿地的污染。
(26)苏北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滩涂地带,包含1 个功能区:苏北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主要涉及江苏盐城市的响水、滨海、射阳、亭湖、大丰、东台6 个县(区、市),面积为3 485 平方公里。该区为近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我国候鸟重要越冬地,鸟类有360 余种。
主要生态问题:滩涂湿地开发、滩涂养殖及港口建设、城镇化,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给迁徙鸟类的生存和繁殖带来很大影响。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划定湿地生态红线,控制滩涂开发规模;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快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进程;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
(27)浙闽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该区位于浙江、福建和江西3 省交界的山地,与浙闽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区相对应,行政区主要涉及浙江省的温州、丽水、衢州,江西省的上饶、鹰潭、抚州和福建省的南平、宁德,面积为38 505 平方公里。该区是目前华东地区森林面积保存较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同时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主要生态问题:森林人工化问题突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植被分布面积小,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较弱。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形成自然保护区群;加强森林保护与自然恢复,扩大常绿阔叶林面积;加强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力度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控制人工林的扩张,加强林产业经营区可持续的集约化丰产林基地建设与管理;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农村居民薪柴使用,开展生态旅游。
(28)武夷山-戴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地跨福建、江西两省,包含2 个功能区:武夷山-戴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赣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江西的抚州、吉安、赣州以及福建的南平、三明和龙岩,面积为81 542 平方公里。该区主要分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具有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同时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区内山地陡坡面积大,加之降雨丰富,多台风、暴雨,水土流失敏感性程度极高。
主要生态问题:人工林比例较高,不合理矿产开发加剧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力度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控制人工林扩张,加强林产业经营区可持续的集约化丰产林基地建设。
(29)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该区包括秦岭山地和大巴山地,包含3 个功能区:米仓山-大巴山水源涵养功能区、秦岭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区和豫西南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陕西省的汉中、安康、西安、宝鸡、商洛、渭南,甘肃省的陇南、天水、甘南,四川省的广元、巴中、达州,重庆市的城口、巫溪,湖北省的十堰、襄阳和神农架林区,面积为179 816 平方公里。该区地处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发育了以北亚热带为基带(南部)和暖温带为基带(北部)的垂直自然带谱,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该区位于渭河南岸诸多支流的发源地和嘉陵江、汉江上游丹江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区,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
主要生态问题:该区森林质量与水源涵养功能较低,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较严重,地质灾害威胁严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质量下降、破碎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5月7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与到访的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晓虎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行深入交流。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鹏程,内蒙古电力集团副总经理韩瑞参加会谈。丁焰章对张海峰张晓虎一行到访表示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聚焦多元有机废弃物处置,打造固废治理技术新高地2025年4月22日,广东省环境学会重磅公示2024年《广东省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及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入选名单。此次仅有7项技术脱颖而出,覆盖当前固废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沿方向。由衡燃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床(TF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刘莉,苏艺。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近日,厦门市印发《厦门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同步发布英文版。厦门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后,全国第4个发布ESG综合行动方案的城市。该《方案》围绕构建“124”体系展开。“1”是将厦门打造成为ESG发展全国领先城市;“2”涵盖ESG先行实践、市场生态两大体系;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厅印发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封红丽1沈春雷1姜海东1朱婧1袁甜1朱晔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上海置信能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手段。近年来,我国碳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中东推介会”在迪拜顺利召开。新能源领域重点企业布诺太阳能、阳光电源、国轩高科、中环新能源、昂科丰、协氢科技、蜂巢能源先后作专题推介。省商务厅,部分省内企业,36家国
5月4日,三峡能源陕西榆阳农光互补项目历时提前完成了业主方要求的光伏区180兆瓦沉桩作业,如期实现节点目标。项目开工以来,面临工期紧张、强风天气等困境,项目部积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完成180兆瓦沉桩作业的目标,得到业主及监理单位高度认可。该项目位于陕西省
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成功中标鲁能韩城5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EPC总承包项目。项目位于韩城市桑树坪镇,地处韩城市北部生态资源富集区,采用“光伏+”复合开发模式,规划用地面积约1475亩,总装机容量50兆瓦,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与能源产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万吨,
近日,中煤(天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马新青,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山机械销售、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材料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近日,光大环境正式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交出一份“绿色成绩单”。作为亚洲环保行业领军企业,光大环境以“情系生态环境,筑梦美丽中国”为使命,在固废、泛水、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力,连续6年蝉联“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首,连续14年稳居“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之首,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
4月22日,昌吉州自然资源局发布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指出,加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使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节约和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大力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抽采,探索氢能开
5月7日,兴泸水务公告,于2025年5月7日,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兴泸污水处理与兴泸环保订立污泥处置服务合同,据此,兴泸环保同意向兴泸污水处理提供污泥处置服务。兴泸环保是目前泸州地区唯一可实施焚烧方式处置污泥的机构,根据泸州市贯彻落实四川省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要求,兴泸污水处理将污泥交由兴泸
近日,安徽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净水厂——西部组团净水二厂正式通水运行,区域日污水处理能力再提升20万立方米,标志着合肥市西南片区水环境治理迈入全新阶段。西部组团净水二厂坐落于合肥市创新大道与派河大道交口处东北侧,占地186亩,设计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最大处理量可达30万立方米/日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5月6日,海天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上实生态环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更名,变更后的名称为“四川海天绿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并对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目前,海天绿能已取得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海天股份称,本次全资子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变更是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期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意见》围绕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单元化精准化差异化高水平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支撑美丽中国建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全文如下: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规范和加强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根据国家和我省相关法律、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示如下:为规范和加强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四川省生
为统筹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提升全市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94号),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5月26日印发了《长治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目标2023年底前,完成我市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
12月8日,山西印发《山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详情如下: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9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作为新能源发电项目的重要类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逐步显现出其自身的优势。然随着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项目在规划选址、污染物排放、邻避效应、运行监测、信息公开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为有效防控风险,本律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5个方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广东要切实增强碳达峰碳中和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自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我国县城仍面临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参差不齐、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尚未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县城人居环境改
摘要:近2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持总体稳定。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历程,分别从国土生态空间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总结了主要进展和成效。面向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着力点,对新时期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未来展望。
日前,江苏印发《电镀园区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已于2021年2月26日经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21年5月27日经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