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的公告(全文)

2015-12-01 10:3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区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

(21)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属低山丘陵,包含1 个功能区: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涉及伊春、绥化、黑河、哈尔滨、鹤岗和佳木斯,面积为59 282 平方公里。小兴安岭植被类型东南部以红松、鱼鳞松、臭松、水曲柳、椴树等为主,西北部以兴安落叶松、白桦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区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众多支流的发源地,也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主要生态问题:自然森林已受到较严重的破坏,毁林、毁湿地开垦造地和大规模“超采”滥伐现象严重,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现象。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大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控制商品林采伐规模,严禁开荒毁林;坚持自然恢复,加强林缘草甸湿地的管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林产品加工业,科学处理林业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22)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及其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与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相对应,行政区涉及黑龙江省的鸡西、双鸭山和佳木斯3个市,面积为27 684 平方公里。该区是我国平原地区沼泽分布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自然湿地面积大,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湿地植被类型以沼泽苔草为主,其次为沼泽芦苇,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

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围垦和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和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强现有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划定湿地生态红线,禁止疏干、围垦湿地,严格限制耕地扩张;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严格限制泥炭开发。

(23)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洪水调蓄重要区:该区位于松嫩平原的嫩江中下游及其与松花江交汇处,包含1 个功能区: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洪水调蓄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以及内蒙古兴安盟,面积为38 228 平方公里。该区湿地资源丰富,建有扎龙、向海、莫莫格、查干湖等多个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向海、莫莫格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地、丹顶鹤的故乡,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该区位于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中下游,区内广泛分布的湖泊湿地对松花江的径流和洪水发挥着重要调蓄作用。

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围垦和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和破碎化,湿地严重缺水且盐碱化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开展湿地修复、保护工作,加强现有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禁止疏干、围垦湿地,严格限制耕地扩张和湿地人工化;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

(24)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辽宁省辽河下游三角洲地带,包含1 个功能区: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辽宁省盘锦和锦州,面积为3 994平方公里。该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一片湿地芦苇,近海湿地鱼、虾、贝、蟹、蜇等资源丰富,停留或过境的鸟类有170 多种,是丹顶鹤、黑嘴鸥等鸟类迁徙的重要停留栖息地,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区域。

主要生态问题:石油资源开发导致海水倒灌、水体污染、湿地生态功能衰退;湿地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苇田部分被开发为水田,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生态功能退化。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禁止湿地的进一步开发,严格控制石油开发生产用地扩张及其环境污染;合理调度流域水资源,严格控制新上蓄水工程,保障河口生态需水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

(25)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保护重要区:该区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处三角洲地带,包含1 个功能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山东省东营市的河口区、垦利县和东营区,面积为3 764 平方公里。区内湿地类型主要有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滩涂湿地等。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珍稀濒危鸟类的迁徙中转站和栖息地,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

主要生态问题:黄河中下游地区用水量增大,入海水量减少,对下游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影响;海水倒灌引起淡水湿地的面积逐年减少,湿地质量不断下降;石油开发与湿地保护的矛盾突出。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合理调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障黄河入海口的生态需水量;严格保护河口新生湿地;禁止在湿地内开垦或随意变更土地用途的行为,防止农业发展对湿地的蚕食,以及石油资源开发和生产对湿地的污染。

(26)苏北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滩涂地带,包含1 个功能区:苏北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主要涉及江苏盐城市的响水、滨海、射阳、亭湖、大丰、东台6 个县(区、市),面积为3 485 平方公里。该区为近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我国候鸟重要越冬地,鸟类有360 余种。

主要生态问题:滩涂湿地开发、滩涂养殖及港口建设、城镇化,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给迁徙鸟类的生存和繁殖带来很大影响。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划定湿地生态红线,控制滩涂开发规模;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快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进程;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

(27)浙闽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该区位于浙江、福建和江西3 省交界的山地,与浙闽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区相对应,行政区主要涉及浙江省的温州、丽水、衢州,江西省的上饶、鹰潭、抚州和福建省的南平、宁德,面积为38 505 平方公里。该区是目前华东地区森林面积保存较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同时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主要生态问题:森林人工化问题突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植被分布面积小,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较弱。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形成自然保护区群;加强森林保护与自然恢复,扩大常绿阔叶林面积;加强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力度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控制人工林的扩张,加强林产业经营区可持续的集约化丰产林基地建设与管理;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农村居民薪柴使用,开展生态旅游。

(28)武夷山-戴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区地跨福建、江西两省,包含2 个功能区:武夷山-戴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赣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江西的抚州、吉安、赣州以及福建的南平、三明和龙岩,面积为81 542 平方公里。该区主要分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具有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同时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区内山地陡坡面积大,加之降雨丰富,多台风、暴雨,水土流失敏感性程度极高。

主要生态问题:人工林比例较高,不合理矿产开发加剧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力度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控制人工林扩张,加强林产业经营区可持续的集约化丰产林基地建设。

(29)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该区包括秦岭山地和大巴山地,包含3 个功能区:米仓山-大巴山水源涵养功能区、秦岭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区和豫西南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区。行政区主要涉及陕西省的汉中、安康、西安、宝鸡、商洛、渭南,甘肃省的陇南、天水、甘南,四川省的广元、巴中、达州,重庆市的城口、巫溪,湖北省的十堰、襄阳和神农架林区,面积为179 816 平方公里。该区地处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发育了以北亚热带为基带(南部)和暖温带为基带(北部)的垂直自然带谱,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该区位于渭河南岸诸多支流的发源地和嘉陵江、汉江上游丹江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区,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

主要生态问题:该区森林质量与水源涵养功能较低,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较严重,地质灾害威胁严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质量下降、破碎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文明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生态功能区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