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分析】2014年农村垃圾治理进展

2015-12-16 08:53来源:固废观察作者:张益 许碧君关键词:农村垃圾治理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建立了强有力的推行机制

目前各地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从管理机制、经营模式、经费分担机制、处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尝试。一般,由省级确定全省治理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市、县、镇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建立了统一目标、统筹部署、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比如四川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重点,由主要领导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省以下各级政府也是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共有住房城乡建设、环保等38个省直部门参与;同时,加强问责制度建设,自2009年以来,因治理工作不力受到撤职等处分的干部就有402人。

2、鼓励村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

政府通过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并加强与村民的沟通,明确村民的义务,例如垃圾如何分类,征收保洁经费、做好门前屋后的清理等。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广西宜州市在自然村建立党群理事会,组织发动村民参与垃圾治理,集中清理陈年垃圾9714次、15.6万吨,共20多万人次参加,占农村人口的2/5。

3、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政府正在尝试采用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营模式主要有BOT模式,BT模式及EPC模式也有涉及。例如山东省金乡环境综合整治BOT项目,由某专业环保公司承担了山东金乡下属13个县镇6座二期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13座垃圾中转站及购置相关配备机械设备、清运车辆,并负责所有乡镇的日产日清。项目投资356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特许经营期限为25年。

河北省宁晋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宁晋县城区33条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面积约380万平方米;县城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县城区3座公厕的保洁,年产垃圾约9.47万吨;环卫设施(垃圾桶、果皮箱)保洁;数字化管理系统维护等。项目投资3.97亿元,投产使用20年。

4、探索经费分担机制

建设费用主要由政府出资解决,运行费用则由政府和村集体、村民共同承担,既可以弥补运行经费缺口,又可以让村民主动配合开展分类减量工作,还可以让广大村民成为“义务”监督员。广西通过筹集、管理村庄保洁费的方式向每户每月收取3-5元,共自筹村庄保洁费806万元,占城乡垃圾治理总投入的23.17%。

5、因地制宜确定处理模式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因村镇生活垃圾产生源点多量大、组分复杂、布局分散、不利收集等特点,决定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相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不能直接在农村应用。目前,较适合农村垃圾处理的模式大致有几种:

(1)源头分类减量、适度集中处理模式

主要特点是源头分类减量后,区分近郊、远郊、偏远村庄的不同,分别选在县、镇或村,以“户分类,村收,就近就地处理”、“户分类,村收,片处理”、“户分类,村收,县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式适宜区域为经济欠发达且区域面积较大地区。广西已编制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包括3种模式13种方案,选择30个乡镇和村庄开展片区处理试点和边远山区农村就近就地处理试点。

延伸阅读:

【分析】2014年餐厨垃圾处理进展

原标题:【年度报告之九】2014年农村垃圾治理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垃圾治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