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文)

2015-12-28 09:4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水务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地勘局等,各区政府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由乡镇政府负责饮用水水源地的日常管理,统筹抓好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2016年底前,健全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定期检测制度。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各区政府

11.防治地下水污染。2016年底前,完成平原区地下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分区污染防治方案编制。2017年底前,完成非正规废品回收点整治,清除非正规垃圾填埋场76处,封填废弃机井1143眼。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增非正规垃圾填埋场。2017年底前,按照《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加油站防渗漏改造工作。全市石油化工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堆存场、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区等区域应进行防渗处理。开展地下水污染专项调查和污染溯源,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自2019年起,公布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并开展修复试点。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市政市容委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土局、市地勘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商务委等,各区政府

(四)积极保护和治理流域水生态环境

12.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修订完善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方案,进一步明确水功能区定位和保护标准。开展河湖环境生态需求分析,确定生态流量,不断增加河湖生态用水规模。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等,各区政府

加大外流域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力度,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增强河湖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和纳污能力。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2018年底前,基本形成本市“三环水系”及区水系连通格局。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南水北调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局等,各区政府

13.保护水生态健康。对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河流、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强化水源涵养区林地管护,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2016年底前,完成城市水体流域水生态健康调查与评估,划定河湖水生态保护红线;2017年底前,制定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到2020年,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3条,治理面积2587平方公里;完成水源涵养林建设20万亩。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市农委、市农业局等,各区政府

14.加强湿地建设。完成房山区长沟泉水、琉璃河,大兴区长子营,通州区台湖,延庆区曹官营等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发挥其在河流水质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降低河流含氮磷的浓度。

牵头单位:市园林绿化局、市水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市农业局等,各区政府

15.整治城市黑臭水体。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单、责任人及消除期限。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开展排污口调查,设置排污口标识。建立街道(乡镇)巡查员队伍,定期巡查排污口和河道两侧垃圾。以城乡结合部截污纳管及配套管网建设为重点,扩大既有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以村镇污水治理为突破口,以水源地所在村、民俗旅游村、规划保留村为重点,试行以专业化建设、专业化运行、专业化管理和市、区两级财政补贴为原则的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河道两侧垃圾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开展河道清淤疏浚,辅以生态补水及河道曝气复氧、植物修复、生物修复等措施,强化黑臭水体治理。自2016年起,每半年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治理情况。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基本消除中心城和新城的建成区的黑臭水体。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市市政市容委、市规划委、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各区政府

16.改善水体水环境质量。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以街道(乡镇)为单元,建立污染源台账,开展截污控源和河道精细化管理。2020年底前,推进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绿色生态河流

廊道工程建设,完成清河、凉水河、坝河、通惠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在通州区开展城北水网、城南水网、两河水网建设,对潮白河、北运河、运潮减河、凉水河等河道实施生态治理。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市农业局等,各区政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务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