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现行制度下,资质仍然是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对人员从业资格认证的资质管理和企业从业资质的管理两个方面。目前企业资质管理是对单位业绩与持证人员数量的双重考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滋生了挂靠挂证的土壤,也违背了质量管理的初衷。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人才重视程度不够高。虽然口头上声称21世纪最宝贵的人才,但各种政策制度的设置并没有给予知识分子以足够的尊重。从业资格证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并可以挂靠获利却又不签字负责,这也对知识的践踏和对制度的嘲讽。虽行使签字人负责,但仍是一把手说了算,行政凌驾于技术之上,让技术成为行政管理牢笼中的困兽,即使再有能耐也要看如来佛的脸色,因为技术不是万能的,但管理是,他能出面摆平。既成的事实也伤害了技术创新的感情,久而久之人才也只好主动招安了。即使认真考试从业的人员,又有几个真是为了从事这个行业自发去补充专业知识呢,人才对自己的评判也随之扭曲,不重视人才,不尊重从业资格证是根源。
二是追责制度设置的不合理。现在一出事就局长下河、市长下锅的,也不知倒底是打了谁的脸。"一把手"之所以承担所有后果,是因为他也享受了相对应的权力,集权负责制的最终结果是下属不揽责,副手不做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有领导兜着。对现行资质管理体系更是缺乏信誉考量,或者说追责力度还远远不够,因为前述非技术人员掌握从业职格,却占居重要岗位,不希望信誉体系的形成,更不愿见到自身利益受到冲击。
对此,也有两条建议:
首先,改变现有资质管理方式。政府不再插手任何资质管理,哪怕政府背景的单位也不能参与从业资质管理中去。政府只需做好质量把关和责仼追究,或者说质量监督与行政执法。没有资质管理缠身就更不存在红顶中介的关联体,法无偏私才更有可能实现。对资质而言,行业协会管理企业资质,专业学会管理人员资质,学会与协会必须与政府脱钩且不能为同一主体。这样可以将管人与管企业分离,利于形成各自的评价考核体系,将人才投入市场,让企业在自由开放的市场中选择人才,并取消企业资质对从业资格证数量的要求,而是通过从业人员信誉体系的建立,企业资质挂钩信誉,积累足够信誉和平均信誉才能取得相应资质。而人员信誉水平通过政府对其业绩的质量监督和定期知识考评积累。
其次,改变问责方式,这要建立在前面一条完成的基础上,其根本内涵是改变一把手集权的过度行政干预格局,尊重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人才与技术的决策权重和责任,既化解了责权一肩挑的困境,也有助于技术人才信心的建立,利于质量的提高。
那么,对于土壤地下水修复行业,目前尚无政府在资质上的干预,个人建议不应再让资质成为一些部门或个人牟利的工具,可按本人的建议去形成体系。在市场主导的情况下,初期最好以人才建设为主,企业可以不用资质,待人才信誉体系积累至一定条件再行建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和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4月10日至4月1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展会将汇聚国内外1000余家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展会期间召开2025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各有关单位: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自1986年创办,38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心指导和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已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2200
各有关单位: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自1986年创办,38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心指导和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已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2200
时间:2025年8月8-10日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主办单位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展览范围】1、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展区:污水/废水处理、污泥处置、材料药剂、膜与膜组件/膜分离设备、净水设备、海水淡化、过滤设
10月9日,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拟与专业机构合作设立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中持水务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启高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云涌产业共赢(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南通市交大未来产业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及其他企业及个人共同投资设立上海思源探索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时间:9月26日-28日地点:兰州丝路绿地国际会展中心一、展会前言: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无疑为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自治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充分发挥国企带动作用,7月16日下午,新疆环保循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环保集团”)揭牌成立,标志着新疆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自治区国资委主要领导出席仪式,共同为新疆环保集团揭牌。
7月9日,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24万元至2120.96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3181.44万元到4772.16万元,同比减少60%到90%。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相比上年同期
2025武汉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时间:2025年3月20-22日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60000+规模800+展商20+论坛40000+观众主办单位(拟)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湖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武汉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WE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3年行业评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本文对2023年土壤修
亿民赖此土,万物生斯壤。土壤是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但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已对生态环境、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人体健康、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世界各国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探索。
2021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年会暨“中宜环境医院”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论坛在江苏宜兴举办。会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龙涛发表《我国“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展望》主题演讲,系统阐述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三五”工作进展、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十四五”展望等三方面内容。
2013年,土壤修复产业(包括前期咨询评估等)总规模约67亿元,实施修复项目数约16个,年产值仅约20亿元,占环保产业的比重不足1%。2013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国家正在或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
土壤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累积性及不可逆转性等特征。因此在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目前我国
土壤的有机污染(如石油类)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土壤修复的重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之一,勘探和开发的油田有400多个,覆盖面积在30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约15%面积的产地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周围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在本篇文章中,为您介绍另一种有机污染常用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016年我国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该计划的实施加快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由萌芽期到发展期的过渡,行业整体法规、政策、技术、监管逐步提升,行业结构不断进行着完善和调整,技术创新、引进与改良成为行业热点。在
“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于6月13日-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大会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本次大会副主席李书鹏先生在13日上午的主论坛上作主题为《土壤与地下
10月24日下午,“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装备创新论坛”在宜兴氿洲开元名都大酒店举行。该论坛是第六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发展推进会的专题论坛之一,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和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江苏省(宜兴)环保产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了2017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发展报告,详情如下:1行业发展特征及主要问题1.1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主要特征1.1.1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1)行业技术水平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在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应用、研究和开发了一些适合我国目前土壤污染特点及治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