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6-01-25 08:3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水十条黑臭水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行绿色信贷。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将企业环境保护的违法信息纳入山东省金融业统一征信服务平台,环保、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要加强协作联动,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于2017年年底前分级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试点涉重金属企业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鼓励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高环境风险行业参与投保。(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山东银监局、山东证监局、山东保监局等参与)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南水北调东线重点水源地、跨区域重要河流水源地和城镇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财力支持。借鉴大汶河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经验,在重点跨界河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推动青岛、潍坊市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全省排污权交易工作。(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牵头,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参与)

(四)加强科技支撑。

1.强化科技创新。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突破制约我省水污染治理的重大技术瓶颈,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控、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湖泊生态修复技术、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加强水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控预警、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卫生计生委、省环保厅等参与)

2.加强技术成果推广。加强供需对接。紧紧围绕水污染治理科技需求,健全环保技术供需对接机制,把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作为“一带一路”的对接窗口,推进“绿博会”市场服务功能日常化和专业化,加强新技术试点示范和供需对接。(省环保厅牵头,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参与)

加快成果推广应用。完善政、产、学、研、金创新联盟合作模式,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完善环保技术评价体系,加强环保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建设,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厅等参与)

3.促进环保产业发展。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废止妨碍形成统一环保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健全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参与)

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大力发展环境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认证评估、环境保险、环境法律诉讼和教育培训等环保服务体系,探索新兴环境服务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牵头,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参与)

(五)强化行政监管。

1.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全省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网络,逐步建立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地下水监督性监测。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网,在重点海湾、入海河流、排污口等地布设在线监测设备和溢油雷达。完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省环保厅牵头,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海事局等参与)

2.提高环保队伍职业化水平。强化基层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县、乡两级环保执法体系,在具备条件的工业集聚区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人员。积极推进环境监察、监测、应急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配备调查取证等监管执法装备,保障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用车。加快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2017年年底前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

进一步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暗管探测仪等新技术监控手段的运用。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开展环境监管技术大比武,提高环境监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2017年年底前现有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要全部完成轮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省环保厅牵头,省编办、省财政厅等参与)

延伸阅读:

《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十条查看更多>黑臭水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