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环保部长记者会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2016-03-14 09:01来源:李志青环境经济工作室作者:李志青关键词:环境新环保法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问题:绿色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该记者还是没有理解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部长得再换一种姿势回答)

部长回答:绿色和发展不矛盾,我们可以做到让绿色发展有利于扶贫。

经济学解释: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绿色发展可以是一种竞争力,或者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旅游、绿色农业等),此外,绿色贫困的实质是外部性基础上的价格剪刀差,只要扭转要素之间的比价关系,以及完善绿色治理体系,比如生态补偿制度等,传统绿色贫困地区完全有条件获得新的增长源泉。

9,问题:环境税会加重企业负担吗?(明知故问呢)

部长回答:这是其他部门的事,环保部坚决支持并配合。

经济学解释:环境税的推出必须满足税收中性原则,不能增加企业负担(负担已经很重了);环境税的工作主体是财政部和人大,这符合中央在绿色发展制度上的顶层设计,也就是,绿色发展并不是环保部的“专利”,而是应该在系统性的,环保部在环境税制定的过程中更多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

10,问题:长江经济带如何保护环境?(有政治高度的问题)

部长回答:规划先行,守住红线,党政同责,严控风险。

经济学解释: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其环境承载力的潜力也逐步使用殆尽,接下来,要通过环境保护的约束来推动和加紧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绿色发展的需要,并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1,问题:如何保证和执行新环保法的“三必须”?(又是环保法的问题)

部长回答:用“五抓”和“两学一做”来落实“三必须”(全用上了,有政治高度)。

经济学解释:制度落地的关键是要为制度创造条件,什么是“制度”的决定因素呢?制度约束,制度成本,制度设计,制度成效,以及制度人才,这是“五抓”的核心,也是制度供给的五要素,究其实质,也就是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收益,这才是制度的生命力。

12,问题:环保部成立气、土、水三司的背后考虑是什么?(没看环保部之前的声明吗?)

部长回答:检验环保改革的唯一标准就是改善环境质量。

经济学解释:环保部机构改革的目的仍在于理顺部门关系,提高环保效率,降低组织成本。这是与垂管改革相呼应的平行改革,不能孤立地去看,而应该把它纳入到“大环保”的框架下来看,这是强化环保部专业地位的一种途径。

13,问题:十三五的环保指标合理吗?(呵呵)

部长回答:指标的确定是经过盘算的,有难度也要实现。

经济学解释:经济学表示,对于计划性的指标实在难以理解,因为历史上证明指标往往是难以精确实现的,不过,如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这也许是一种很有策略的手段,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再分解这个目标,形成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向,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因素会使得整个指标的实现更加有效,这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14,问题:十三五如何保护农村环境?(业界良心)

部长回答:城市农村环境是一体两翼,不可割裂,农村环境整治任重而道远。

经济学解释:二元经济特征下,农村就是环境保护工作(投入)的薄弱之处,同时也是城市-农村环境互动中的弱势群体,要改善农村环境,根子还在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力,没有经济发展的农村是无法真正保护好环境的,对此,环保部在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同时,中央更应该重视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配置,让农村留得住人和人才,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农村污染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

(备注:问题和部长回答部分都纯属作者在原问题和回答基础上的个人总结,并不代表记者和部长本人意见,如有偏误,敬请谅解)

原标题:环保部长记者会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查看更多>新环保法查看更多>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