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见解】被误导的湿地

2016-03-15 08:57来源:东方艾地作者:李建伟关键词:湿地保护河流治理湿地土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还有做防渗膜。因为把水蓄到城市不容易,就做防渗膜来防止它渗漏出去。防渗膜、橡胶坝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水不能跟土壤交流,那还能叫湿地吗?完完全全不是了。水和土壤完全没有关系,就不是湿地土壤。所谓的“湿地”基本上跟游泳池是一个性质的。没有土壤,湿地和地下水没法交流,没有土壤,里面的微生物就没有办法生存。为了骗人,使它看起来像湿地,我们是如何种植湿地植物的?在混凝土河床,在防渗膜做好后,取那么一点点水面,摆几个盆栽来冒充湿地!

3. 湿地不是污水净化器

除了对湿地概念的误读,同时也有很多人一直以来对湿地的功能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湿地就是用来处理污水的。我们看到的很多设计项目都是通过将雨水进行收集,甚至将生活中的污水等引入湿地当中,通过湿地进行净化。把处理污水当做湿地的功能,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其实,湿地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保护清洁水的,包括城市的地下水、城市的饮用水及生物所需要的水源,都是通过湿地的保护来为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果将污水都引入到我们的湿地当中,将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威胁,会破坏我们的湿地。当污染物进入湿地后,将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也有一部分污染物被鱼、虾等吃掉,昆虫及这些鱼虾等又吃掉那些湿地植物。污染物在生物体中是可富集的,一个层级比一个层级更历害。通过湿地中的昆虫、鱼、虾、水生植物等生物链作用,大量的污染最终还是回到了我们的口中。实际上,这种循环最终还是没有真正被改变。我们不要错误地认为,湿地植物看上去能够抵抗污染,那么它就喜欢这种污染物。而这种错误的导向,使很多设计项目都将污染物引入到湿地,造成了很多湿地的污染。植物可以吸收氨氮,因为那对它们来说是肥料。可是很多的工业污染靠湿地植物是解决不了的。

4. 湿地立法迫在眉睫

湿地在地下水与清洁水的保护等各方面的生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湿地破坏了,我们的大气污染、表土污染、水污染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光靠工程措施和人工设计去解决都是不行的,因为湿地的尺度太大了。自然湿地有很多功能,有很多形态,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我们国家做了两次土壤普查,这两次土壤普查一个在50年代一个在70年代,都做得非常粗浅,只是把大范围的土壤类型分出来,没有做到更细致。我们需要每一块湿地分别类用图纸表现出来,通过立法固定下来。如果没做到这一点,那么哪里是湿地,光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全国土壤普查非常重要。如果这个工作不做好,对我们新一轮的城镇化起不到指导性作用。按照目前五年、十年建一个城市的速度,如果我们连湿地的具体位置都没有搞清楚,那么这些湿地将在建设的大风潮中很快消失。如果不解决湿地问题,我们的城市生态就得不到保障。资源一旦破坏便永远找不回来。还有一点就是要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开发商、每一座城市都知道哪些地方是湿地,要通过国家立法保护下来,不能随便搞建设。

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靠的就是湿地。没有湿地我们整个国土的淡水资源就会消失殆尽,问题就是如此严重。如果大家还稀里糊涂地破坏湿地,做那么多的拦河坝、防渗膜、打那么多的混凝土,使许多假湿地看起来像真湿地,那样我们的生态环境将越来越差。正确认识湿地,才能指导我们正确做好设计,对子孙后代有个交待。

原标题:“被误导的湿地”——《世界园林》专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湿地保护查看更多>河流治理查看更多>湿地土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