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湿地作为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是甲基汞的重要产生场所。甲基汞可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中强烈富集,对整个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大型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汞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分析水平及实验手段的局限,之前的研究结论均缺乏直接的证据加以支撑,且不同研究者获得的结论存在很大的争议。湿地植物在区域汞循环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何种角色(大气汞的源或汇?),目前仍鲜为人知,这严重制约了人们对区域乃至全球大气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深入认识。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课题组副研究员孟博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YongCai合作,利用单一稳定汞同位素示踪技术成功示踪了土壤和大气中的汞在土壤-植物-大气界面间的迁移过程及最终归宿,阐明了湿地植物在区域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起的作用。
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明确了土壤和大气中的汞在土壤-植物-大气界面间的迁移过程及最终归宿:研究发现湿地植物根系可以快速从土壤中吸收汞进入体内,并向地上部分运移;来自土壤且被运移至植物地上部分的汞均被固定起来,并没有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这部分汞最终以凋落物的形式重新返回至土壤中(如图)。植物叶片可以直接从大气中吸收汞进入体内,这部分汞大部分被固定在植物体内,仅有极少部分(1.6%)可通过叶片-大气界面交换过程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如图)。(2)明确了湿地植物在区域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证实湿地植物是大气汞的重要“汇”,植物体内来自大气的汞最终以凋落物的形式进入土壤。植物作为湿地土壤重要的汞输入“源”,显著增加了湿地生态系统汞的负荷,给区域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图1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汞循环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该研究可被视为一个典型案例,其研究方法可作为研究环境介质中汞迁移、转化、归宿等关键过程的理想手段被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为了解大气-植物-土壤界面汞的交换过程及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在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减小区域/全球大气汞循环模型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该研究工作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YongCai课题组完成,成果在环境刊物EnvironSciTechnol上发表:MengB*,LiYB,CuiWB,JiangP,LiuGL,WangYM,RidsJ,FengXB,CaiY*.Tracingtheuptake,transport,andfateofmercuryinsawgrass(Cladiumjamaicense)intheFloridaEvergladesusingmulti-isotopetechnique.Environ.Sci.Technol.2018,52,3384-339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含铊废水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沉淀法、吸附法等,目前铅锌冶炼企业主要在原有废水治理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造,多采用硫化物沉淀、生物制剂沉淀、电絮凝法等沉淀法除铊。提出了强化源头污染预防、加强含铊废水排放管理、推进含铊废水处理技术研发等铅锌冶炼工业含铊废水污
摘要污染场地中土壤气样品的采集是蒸气入侵风险评估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主动土壤气采集技术包括真空苏玛罐和泵吸附管,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集短时间的浓度.土壤气定量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主动式采样存在的不足,是目前污染场地中土壤气调查的研
关键词:什么是环境污染物?关于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大部分环境污染物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有些物质原本是生产中的有用物质,甚至是人和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由于未充分利用而大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摘要:汞是一种对人体和高等生物具有很强毒性的金属污染物,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环境中任何形式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剧毒的甲基汞,汞的污染问题就己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迅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致的汞及其化合物污染
01两个标准制定的出发点迥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下文简称《污水标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下文简称《地表水标准》)是两个不同类别的标准,它们制订的出发点和考虑范畴是迥异的。《地表水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首次颁布后,已分别于1988年、1999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重金属废水的定义、来源以及危害,并且对重金属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探讨了我国重金属废水治理的发展前景。关键词:重金属废水;污染现状;治理技术1.前言近年来,中国水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由于表面处理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电镀和化学镀的应用最为广泛,大量络合剂的使用,使得电镀废水呈现新的变化趋势,不仅废水排放量变化大,而且络合剂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废水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络合重金属废水由于金属种类多、难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与游离态的重金属离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汞污染。”虽已是寒假,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前来听孙若愚的讲座。在天津大学,很多人都知道,该校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有位爱和汞污染“较真”的85后副教授孙若愚。“汞和温室气体一样,能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机汞可被排放到大气中,然后沉
华东师范大学束炯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梁赛课题组、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课题组和广东工业大学杨志峰课题组联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大气汞排放的跨省健康影响》(Trans-provincialhealthimpactsofatmosphericmercuryemissionsin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绘制了中国大陆地区的人群因汞
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其他机构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传统藏药汞超标严重,吃一片藏药摄入的甲基汞需要180天以上才能代谢干净。消息一出即引起热议。这么高的汞含量从何而来?汞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果壳网邀请了论文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于铖浩来对这项研究作出详细介绍。昨天,我们的研
汞的来源:地壳中的汞是一种含量不多的元素。自然界中的汞,主要以硫化汞形式存在,硫化汞不溶于水,无毒。天然水中可溶性汞的浓度一般都较低,底质及生物组织可富集汞。世界上一些地区汞的水平升高,主要是由于含汞无机物的污染。汞常用于电解生产氯气(氯化钠电解中阴极),用于电器用具,用于补牙用的
汞做为一种微量元素,会同原料和燃料一起进入水泥生产流程中。依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规定,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中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0.05mg/m3。
2019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2013年全球汞评估》的更新版,其中包括全球大气汞排放、水体汞排放以及汞在大气和水生环境中的运输的最新信息。该报告反映了科学界、国家当局和组织在更好地了解以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汞循环;大气汞排放;空气中的汞含量;大气中的运输与最终归宿;水体汞排放
植被在全球大气汞的循环以及汞在陆地食物链的传输扮演着重要角色。大气气态单质汞能被叶片同化进而进富集在叶片中。叶片中的汞主要有以下二种归趋:一方面,汞被叶片重新释放而进入大气。另一方面,汞被氧化固定在植物组织中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者人体内,或者随着凋落物进入土壤圈。因此,研究植物
汞是通过大气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我国是汞排放大国,在全球汞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大气汞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无法为履行国际汞公约和开展汞污染防控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主持的973计划项目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建立了新一代自然源
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近,科学家在北极永冻土中发现了大量的汞(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这项研究的主导者、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水文学家PaulSchuster博士表示,北极永冻土中的汞含量极高,几乎是地球上天然汞的两倍。虽然此前科学家已经知道全球汞循环
聚焦关键:1月22日下午,受天津大学地科院院孙若愚副教授的邀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南京大学张彦旭教授做客天大地科院新一年聚焦关键学术沙龙第一期,带来了题为人为影响下的全球汞循环的学术报告。张教授以人为活动如何对海洋汞循环产生影响及大气中汞浓度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两个问题为切入点,
11月17日下午,加拿大特伦特大学(TrentUniversity)理学院院长HolgerHintelmann教授应我院孙若愚副教授的邀请,做客天大地科院聚焦关键学术沙龙,带来了题为Newinsightsinpolarmercurycyclesfromstableisotopestudies的学术报告。报告于卫津路校区16教学楼221报告厅举行。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在环
摘要: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再次将全球汞污染减排提上了日程。近年来我国面临严峻的汞污染形势,汞污染事件频发引起了人们对汞污染的高度关注。然而我国针对汞污染(特别是大气汞污染)的研究工作较少,对汞污染现状及其成因仍
哈佛研究所采用新型生物方法来实现实时消解环境中的汞。近日,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可以自我调节的微生物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汞污染的祛除。伴随着节能灯近几年的大肆兴起,汞污染问题也逐步加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汞水体污染,它主要来源于氯碱、塑料、电池、电子等工
引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13年全球汞评估报告》[1]指出,2010年全球人为汞排放量约为1960t,其中水泥行业的汞排放是继手工小规模采金、燃煤以及金属冶炼之后的第四大人为汞排放源,占到人为汞排放的9%。根据中国环科院研究结果分析,估算我国水泥行业汞年排放量约为89~144t,是继燃煤和有
2021年12月17-18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成功召开。
由于长时间的汞矿石开采和冶炼,我国汞矿区农田土壤汞污染严重。当地居民长期食用种植在污染土壤的农产品,因此他们遭受不同程度的汞暴露。目前,现有的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由于成本普遍过高、修复时间长、效果不稳定且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等不足,因此无法大规模应用于矿区汞污染农田修复。针对矿区汞
11月16日至17日在云南省腾冲市召开“‘第八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腾冲市举办。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与交流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理论研究、修复技术及工程案例,进一步推动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
近日,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青藏高原研究所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组成考察小组,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了野外考察工作。在十数天的考察中,小组成员足迹遍布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澜沧江源头(扎曲)及其支流、长江源头(沱沱河、楚玛尔河、当曲)及其下游流域(通天河)。考察小组不畏缺氧、严寒、大风、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其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近期研究表明食用大米也可以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人体汞暴露来源的准确解析,是建立汞污染防控措施的根本和关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课题组与法国图卢兹环境地学
植被在全球大气汞的循环以及汞在陆地食物链的传输扮演着重要角色。大气气态单质汞能被叶片同化进而进富集在叶片中。叶片中的汞主要有以下二种归趋:一方面,汞被叶片重新释放而进入大气。另一方面,汞被氧化固定在植物组织中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者人体内,或者随着凋落物进入土壤圈。因此,研究植物
汞是通过大气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我国是汞排放大国,在全球汞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大气汞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无法为履行国际汞公约和开展汞污染防控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主持的973计划项目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建立了新一代自然源
摘要:通过对我国大气、土壤、水体3种环境介质中汞污染的来源、形态、迁移、分布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各类介质中汞的超标情况和对污染地区人群健康的影响,了解我国目前的汞污染现状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关键词:汞;污染;健康危害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
汞的形态不同,其毒性差异很大,其中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其具有高神经毒性、肾脏毒性、心血管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系统效应等毒性。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冯新斌研究员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贵州汞矿地区的大米可以富集甲基汞(Qiuetal.,2008);而且
有多少人小时候对水银的第一印象来自幻想中的秦陵地宫?机关遍布、长明灯永久不灭、还有水银所造的江河湖海。然后,我们认识了温度计,再到后来,我们接触到了化学,认识了汞。在国外,打碎温度计是件很严重的事,要上报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还要专门拨一笔钱来处理这个污染。每次有人问体温计打碎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