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海洋、地质和大气系统是如何储存和回收汞。自上个冰河世纪以来,被困在北极的汞已被冻结。汞主要在大气中发现,但它可以与土壤和水中的颗粒结合。
那么,如果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被困在北极的汞会怎么样?如果永冻土的融化速度加快,地球的汞循环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对此,水文学家Steve Sebestyen博士表示,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北极永冻土中的汞被释放出来。如果真的是这样,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汞对生物健康有危害,它们会在生物体内积聚,并且在食物链中传播,而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将会受到最大的影响。
此前针对密歇根北部半岛的一项研究发现,北半球的许多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人为汞污染的负面影响。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那里的鱼类也可能在几十年内变得不安全食用。
而这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汞可能会进一步给脆弱的生态系统和依赖它们的生物以及人类造成威胁。如果汞污染了人类的饮用水源,将会造成水俣病。在自然界中,甲基汞容易在鱼类等生物体内积聚,如果人类食用了这些生物,也会引发严重的疾病。因此,科学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以找出应对方法。
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刊载于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摘要:汞是一种对人体和高等生物具有很强毒性的金属污染物,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环境中任何形式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剧毒的甲基汞,汞的污染问题就己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迅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致的汞及其化合物污染
2019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2013年全球汞评估》的更新版,其中包括全球大气汞排放、水体汞排放以及汞在大气和水生环境中的运输的最新信息。该报告反映了科学界、国家当局和组织在更好地了解以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汞循环;大气汞排放;空气中的汞含量;大气中的运输与最终归宿;水体汞排放
摘要:针对汞含量测定项目,对原子荧光法与直读测汞仪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并通过对比得出直读测汞仪法更具优势,尤其是在检测周期与结构准确度方面,应作为首选方法的结论。关键词:原子荧光法;直读测汞仪法;汞含量测定汞测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采用原子荧光法,但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对样品实施消化
植被在全球大气汞的循环以及汞在陆地食物链的传输扮演着重要角色。大气气态单质汞能被叶片同化进而进富集在叶片中。叶片中的汞主要有以下二种归趋:一方面,汞被叶片重新释放而进入大气。另一方面,汞被氧化固定在植物组织中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者人体内,或者随着凋落物进入土壤圈。因此,研究植物
对南京市典型钢铁企业21个污染源开展监测,结果表明,钢铁企业烟气中汞主要以气相部分汞形态存在,其排放浓度均达标,为0.20~6.84g/m3,均远低于欧盟标准;其中烧结工艺汞排放浓度最高,占钢铁行业总汞排放量50%以上,远高于其他工序汞排放量;铁矿石中汞含量的变化曲线与电厂烟气中汞浓度变化曲线的趋势是大致
北极汞污染伴随工业的发展,汞的用途越来越广,需求量剧增,因此大量的汞随着人类的活动进入环境,成为导致大规模汞污染的主要原因。但为什么人迹罕至的北极会成为汞污染之最,其中的汞含量是其他地区总和的两倍?北极汞污染,追溯原由汞污染源气态汞可以确定的是:气态汞是北极汞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汞
前言:据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科学家在北极发现了大量天然汞,其数量是过去30年人类排放汞数量的30倍,而这一层冻土面临解冻的风险,可能会对全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
据Ghanaweb(加纳新闻网)1月23日报道,2017年11月,加纳政府推出kyebi复垦项目,在东部地区回收18非法采矿点。近日,该项目负责人称,经调查发现,这些旧矿点土壤含汞量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两倍。《公约》力求禁止在个体采矿中使用汞。图片来源于加纳新闻网据在Kyebi填海区工作的首席研究员JohannZ
五沙热电2017年第4季度烟气汞及其化合物含量监测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监测结果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12月4日,河南漯河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接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反馈结果,参加的生活饮用水的砷、汞的测定能力验证获得满意结果。砷、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重金属汞在自然界中分布也十分广泛,在自然环境中各部分存在最低含量,如果含量超过标准就会对
湿地作为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是甲基汞的重要产生场所。甲基汞可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中强烈富集,对整个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大型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汞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
聚焦关键:1月22日下午,受天津大学地科院院孙若愚副教授的邀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南京大学张彦旭教授做客天大地科院新一年聚焦关键学术沙龙第一期,带来了题为人为影响下的全球汞循环的学术报告。张教授以人为活动如何对海洋汞循环产生影响及大气中汞浓度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两个问题为切入点,
11月17日下午,加拿大特伦特大学(TrentUniversity)理学院院长HolgerHintelmann教授应我院孙若愚副教授的邀请,做客天大地科院聚焦关键学术沙龙,带来了题为Newinsightsinpolarmercurycyclesfromstableisotopestudies的学术报告。报告于卫津路校区16教学楼221报告厅举行。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在环
哈佛研究所采用新型生物方法来实现实时消解环境中的汞。近日,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可以自我调节的微生物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汞污染的祛除。伴随着节能灯近几年的大肆兴起,汞污染问题也逐步加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汞水体污染,它主要来源于氯碱、塑料、电池、电子等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