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市场正文

【深度研究】PEST分析 告诉你环境监测未来是怎样的风景!

2016-04-26 08:54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刘旭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测行业监测事权上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时,随着“互联网+”向环保产业的延伸,环境监测行业成最佳入口。

2015年8月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互联网+生态环境监测”:一是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二是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三是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标准的统一,数据的共享,信息的公开以及大数据平台的建成,可以推动全社会关注和利用监测信息,有利于提升监测数据质量,有利于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的保护。

各地利用互联网加强对环境监测的探索,如下:

技术(T)因素

长久以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不少问题,如:监测仪器落后,部分国产仪器不能达到要求;监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数据造假现象时有发生;监测技术方法落后于发达国家,某些污染物尚缺乏标准的分析方法等。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环境监测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新闻舆论以及人们对环境监测行业的关注不断加大,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环境监测手段由以前的单一分析逐步发展为物理监测、生物监测及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并用,弥补了单一手段监测的局限性;环境监测由原来的间断性监测发展为现在的全自动监测,需要监测的污染因子也由原来的几十种到现在的百余种;监测标准不断完善,国产监测仪器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将进一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

“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行业成为环保产业中发展的重点,政府打造了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表明国家对于环境监测行业的要求已经从“十一五”的监测网络搭建阶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监测为主”的阶段转向“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在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预计“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将达760亿元以上行业增速对比“十二五”大约在25%左右,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元。

原标题:深度研究 | PEST分析,告诉你环境监测未来是怎样的风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环境监测行业查看更多>监测事权上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