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广州地王消毒记:20万人能否有个安全的家?

2016-05-03 14:49来源:搜狐财经作者:萧微关键词: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广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难以监管的“毒地”风险

“实际上,毒地修复从谁来挖土、到技术本身、再开发流程,国内法律没有具体的规范。基本都是空白。”上述专家表示。

国内现有管理条款对如何治理和修复污染场地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使得各项原则性的条款无法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对场地修复也没有统一的做法,没有对土壤修复设置从业准入门槛,缺乏法律法规。

有参观了广钢毒地现场的知情人士对搜狐财经《潜望》说,北京建工对广钢土壤修复将采用3步走:第1步是土壤洗脱处理,将土壤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洗出;第2步是采用热脱附技术,将洗过的土壤加热到800度以上,让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挥发;第3步是将土壤中剩下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固化稳定化处理,回填广钢地块。

“固化稳定化不能改变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中总量,仅仅是改变其有效性和迁移性。”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副院长罗启仕在2015广州重金属峰会指出,这一主流技术处理后污染物向环境释放还有诸多未知。亟待建立长期评估指标。

修复最终的结果面临评价困难。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仅规定了常见的主要土壤污染物最高浓度,针对各类污染物制订了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对一些非常见、且对土壤有环境风险的污染物并没有涉及,这不利于污染场地治理工作的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只考虑了单因子土壤污染,对复合污染并未涉及。

“即使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土壤,也未必不属于污染土壤。”国内有土壤法专家指出,现有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不健全已成为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检验和评价的瓶颈。

而土壤修复后长风险长期评估、“毒地”盖楼对居民健康长期影响研究,更是空白。

广钢“毒土”规定的修复期仅443天。可供参考的是,美国拉夫运河小区“毒地”修复从1983年开始至2004年阶段性成果耗时21年,全部修复工作都未完成,仅1/3居民回迁。

在讨论广钢“毒地”修复问题时,国内一家环境修复领头企业的专家也透露:国内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目前普遍存在蒙混过关的弊病,这其中有业主、环保部门、修复企业三者的问题,“毒地的前期调查、后期工程实施都存在问题,草草进行的修复出现难达标验收,问题接踵而来。”

场地修复的种种问题,作为政府监管者环保部门的管理力不从心。广州环保局内部知情人士透露称,“环保局不是万能的,在修复过程真正管理也就靠‘三备案’制度。”并无其他手段,此前广州环保局甚至不知道“毒地”的场地调查怎么弄。

环评报告制度则仅仅评估建设项目未来对周边环境影响,对“毒地”的健康风险并不评估。《广钢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丝毫未评估该“毒地”对未来居住者的健康风险。

由于环保部2015年6月1日才要求污染地修复项目需要编制环评报告,2015年5月29日发布修复招标公告的广钢地块修复项目没有编制环评报告。

广钢新城“地王”华发集团提供的不完全环评批复文件显示,荔湾区环保局承担的环评批复报告,并未提及“毒地”,仅将项目作为一般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

对此,场地修复企业台湾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忠贤说,中国国内修复工作要让有限的修复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需要监管者政府有“聪明的官员”、“聪明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切实驱使土壤修复公司做好修复工作。

从监管者的角度,上述广州环保局内部人士说,环保部门期待“土十条”尽快出台,广州争取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体系,应对未来“毒地”开发。

延伸阅读:

常州之后广州地王待消毒 土壤修复爆发在即

原标题:广州地王消毒记:20万人能否有个安全的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修复工程查看更多>广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