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模式、技术驱动市场加速发展

2016-05-20 09:25来源:华泰证券关键词:土壤修复PPP土壤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理论上,该技术路线的潜力最大,有望实现最彻底的修复效果。然而,当前该技术路线还在探索中,普遍存在修复周期长、效果不稳定、操作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除了少数中试项目外,并无大规模商用。

此外,协同两种或以上修复方法,形成联合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单一污染土壤的修复速率与效率,而且可以克服单项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实现对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混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土壤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行业专家认为,以城市土地安全开发利用为目的的风险控制集成技术、以土壤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绿色修复技术、以及原位生物修复强化技术和地下水的一体化修复技术等,应成为未来5年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重点。

海外经验:原位技术占比高

据美国数据统计,其2002年至2005年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中,使用原位修复技术的占所有污染源修复项目的60%,且这一比重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原位修复项目中,30%以上采用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多相萃取也逐渐获得更多的使用。

据欧洲环境署统计,欧洲原位和异位处理的比重大致相当。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欧洲的场地土壤污染是以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应用最多。而由于欧洲各国具体土壤污染以及土壤质地不同等因素,各国所采用的具体土壤修复技术有所不同。

“人”比“专利”更重要,重视技术团队持续研发能力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多样性,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污染场地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案。每一个场地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技术路径进行综合使用。某种程度而言,土壤修复中“人”比“专利”更重要。我们认为,投资者在判断相关标的的技术能力时,在关注其相关技术专利之外,更应关注其技术团队对于相关修复技术和实地修复工程方案的持续研发能力。

标的选取:短期看资金,长期看技术

我们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尺度对土壤修复市场的潜在重大变化进行了梳理,并对不同时间尺度下选取标的的标准进行了分析。短期内,建议投资者关注在细分领域具备政策、商业模式、资金先发优势的标的。长期下,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大而全”类标的。

延伸阅读:

环保“土十条”有望近期出台 耕地修复市场将达5000亿元

土壤修复千亿市场可期 静待模式、技术突破

原标题:土壤修复:寻找细分领域的确定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PPP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