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论文】可持续土壤管理:土壤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挑战

2016-05-27 08:23来源:中国农业科学作者:潘根兴 程琨关键词:土壤管理土壤资源环境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3 管控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已经是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影响最深刻和最普遍的全球挑战之一。21 世纪初以来,美国、爱尔兰、英国和苏格兰以及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规划或法规,实施管控土壤退化、保护其土壤资源的国家计划。

2006 年,欧盟提出了覆盖全欧的土壤治理战略框架。在该框架下通过对全欧土壤退化态势的调查,开展了对土壤退化的风险评估,提出了治理土壤退化的目标,进而开始实施第七期土壤-环境行动计划(7th Environment Action Program)。

21世纪以来,中国相继开展了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污染调查、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石漠化调查监测,基本明确了集中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集中于东南地区的土壤酸化、集中于东部工业发达地区和中东部矿业开发地区的土壤污染、东北的黑土退化等区域分布性土壤退化和农业土壤的污染和肥力衰退等重大问题。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 年)》等有关土壤治理工程建设规划,特别是自本世纪初以来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土壤保护及恢复提升土壤资源价值家生态系统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近,国家又推出《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环保部又将推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如何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整合土壤保护和治理的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土壤资源利用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中国土壤可持续管理的新机遇。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农业在粮食生产连续十连增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从监管机制、价值机制和补偿机制建设上推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规划从规定了国家层面的方向、布局和推进策略,将在较长时期指导中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但是,如何监管中国土壤退化、如何有效控制土壤退化以及如何高效治理土壤退化仍然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科学技术范畴,如何整合构建面上的国土地球化学监测、环境监测和农田土壤肥力动态监测、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观测及当前正在推进的地球关键带观测为土壤可持续性国家监测体系,全面监控中国土壤退化,进行国家尺度土壤退化态势的及时评估及其风险的综合评价,是将上述规划落实到国家行动的基础科技工作。

监测技术体系、评价标准和方法、风险构成及阈值以及报告与发布机制等工作,是当前管控土壤变化的基础性科技需求。

特别是,资源和服务定价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要求客观和充分地认知土壤的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收益,急迫需要发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环境损益和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体系。

只有做到了充分认识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并能进行定量评估时,才能合理进行生态补偿。

管控土壤退化,尚有许多空白或薄弱之处。如何管控中国土壤的城市化固封(urban sealing),如何管控稻田土壤的非农利用?快速城镇化中大面积土壤被建成区固封,在利用了土地(面积)的同时,土壤被固化而脱离了碳氮水的地球系统循环,也剥夺了这部分土壤对人类的生态该系统服务和受益。

建成区土壤固封是全球土壤功能退化的一大突出现象,但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近10 年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土地被占的速率超出城市人口增长速率约20 个百分点,现在土地的非农化速度大约是人口非农化速度的2.29 倍。

至2013 年,全国批准在建的城市新区总面积超过7.3 万hm2,是2010 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3.18 万hm2)的两倍,将新增4.1 Mhm2土壤面积被固封(相当于2009 年浙江全省耕地面积1.9 Mhm2 的两倍),尽管可能通过置换补偿而保持耕地的总量平衡,但还是永久失去了如此大面积的土壤覆盖。

因此,呼吁国家严格管控新城区无序扩张,减少土壤被永久固封,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城市土壤的生态覆盖。

原标题:可持续土壤管理:土壤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挑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管理查看更多>土壤资源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