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解读“土十条”: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2016-06-01 08:42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曹红艳关键词: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战略部署,《土十条》的编制具有哪些特点,其出台将从哪些方面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土壤治理和修复产业将迎来哪些机遇……就相关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环保部有关负责人。

闭环管理 不留死角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十条》的编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为此,有关部门重点在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同时,提出要坚决守住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国内外实践表明,解决好土壤污染问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针对当前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立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土十条》以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中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明确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对重度污染耕地提出更严格管控措施,明确不能种植食用农产品,其他农作物不是绝对不能种;对于污染地块,区分不同用途,不简单禁用,根据污染程度,建立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

原标题: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