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2016-06-01 11:5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保护环保部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湿地与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湿地保护与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20年)》、《关于加强全省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先后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马踏湖、单县黄河故道、黄河口湿地生态补水、微山湖湿地修复等一批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初步构建了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各类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全省重要自然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部分受损和遭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黄河三角洲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10大最美湿地”。到2014年底,全省湿地总面积173.75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湿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比率为11.1%。河湖水生态治理方面,“十二五”以来,不断深化和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实施全过程污染防治,在重要排污口下游、支流入干流处、河流入湖口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构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努力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2010年,省控59条重点河流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2014年,省控河流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比2010年改善17.9%和53.5%,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2年持续改善。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稳定达标,成功保障了东线工程通水。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马踏湖退化湿地修复试点取得积极进展。省政府挂牌督办的253个污水直排口全部完成整治。在国家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中,连续七次和五次荣获淮河、海河流域第一名。

(五)城市生态质量不断改善。统筹抓好城市水系统、环境卫生、扬尘治理、风景名胜区保护等重点工作,切实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强化管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现了城市绿量的持续增长。近年来全省每年新增各类绿地5000公顷以上,其中公园绿地3000公顷以上。扎实推进城市水环境整治,强化污水处理,加强管网和配套建设,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居全国前列,污水处理工作处于领先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加快推广“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城市(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城市建设扬尘治理,对建设工地、房屋拆除、渣土运输、道路保洁、裸露地绿化等方面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海洋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立足于海洋大省的实际,着力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保护区发展规划(2009-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规划》等,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在昌邑市等1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威海市、日照市、长岛县入选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共划定红线区73个,其中禁止开发区23个,限制开发区50个,总面积6534.4平方公里,占管辖海域面积比例和自然岸线保有率均超过40%。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全省获批省级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共67处,总面积约27万公顷。海洋生态恢复与治理广泛开展,全省破损岸线治理率达到74%以上。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全面展开,昌邑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东北亚海洋保护区网络。目前,全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省毗邻海域面积的92.6%。

(七)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年土壤流失量9000万吨以上。2011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后,我省抓住机遇及时出台了《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加快实施革命老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其他水土保持工程等,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治理、示范带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十二五”以来,全省年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以上。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山东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全省累计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328万公顷。

(八)地下水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山东省用水总量管理办法》,并先后公布实施了《山东省水功能区划》、《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切实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全省城镇集中式地下水型水源地106个,其中58个已划定为水源保护区,划定率54.7%。按照“调查、保护、改水、修复”四个重点,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年度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加强废弃矿井治理,调查摸底废弃矿井1248个,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废弃矿井治理规划(2009-2015年)》,已对458口废弃矿井实施封堵治理。加强海咸水入侵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建成海咸水入侵监测网点47处。全省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从2003年的286万公顷缩减至104万公顷,减少63.7%。

(九)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加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组织开展了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以及泰山、昆嵛山、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完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到2014年底,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8个,面积101.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4%。建成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0个,面积26.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7%。加强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工作,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预防控制。

(十)生态建设气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85%,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7.6%。“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进一步增强,气象信息传播的手段不断拓展、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测水平稳步提升,全省初步建成了立体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网,24小时内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9%,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时间提前到15分钟以上。紧密围绕当地农业生产、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改善等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作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三、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一)面临的形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保护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