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附重点工程)

2016-07-14 10:40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甘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九、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基本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对重点区域、重点濒危物种进行本底调查,摸清家底,识别威胁。加强白水江、尖山、裕河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全省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加强对大熊猫、金丝猴、雪豹、藏野驴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实施甘肃鼹、灰冠鸦雀等狭域分布小物种及特有鱼类的保护。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稳定、恢复和壮大庙台槭种群数量,强化对滥采滥挖红豆杉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加强林业、农业等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稳定保护区规模。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不低于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达到80%,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50%;到202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稳定在全省国土面积的20%左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达到90%,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60%。

(三)重点工程:

十、保护和修复水环境

(一)基本措施:严格限制饮用水水源上游汇水区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环境准入,加大位于城镇水源地范围内工业企业、地下油管的污染治理,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环境基础调查和污染防治;加大制浆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治理力度,提高工业水污染防治水平;加快黄河干流、泾河、渭河、湟水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进程;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优化水资源调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划定地下水一般超采区、严重超采区、禁采区,开展超采区治理项目与行动,实行水量、水位双控制,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逐步修复被污染的地下水。

(二)重点工程:

十一、强化生态建设的气象保障

(一)基本措施:人工增雨(雪),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促进地表绿地增加和森林生长,改善水环境;增加山区冰川面积,增加流域、水库容量进而促进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微调节,净化大气,促进大气碳循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维系生物多样性;通过人工防雹和泥石流等灾害预报预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重点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生态保护查看更多>甘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