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附重点工程)

2016-07-14 10:40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甘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保护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

(一)基本措施:通过造林种草、合理调配生态用水,增加林草植被;通过设置沙障、砾石压砂等措施固定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通过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配套水源工程建设等措施,减少起沙扬尘。在解决农牧民长远生计的基础上,对生态区位重要、人工难以治理的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加强封禁设施建设,禁止滥樵、滥采、滥牧,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遏制沙化扩展。重点推进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流域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治理,适度发展沙产业。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治理沙化土地45.82万公顷(合687万亩),到2020年治理沙化土地91.64万公顷(合1375万亩)。封禁围栏1.8万公里,重点地段固沙压沙8.4万公顷(合126万亩),实现沙化土地封禁总面积347.25万公顷(合5209万亩)。

(三)重点工程:

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一)基本措施:切实加强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建立健全湿地监测网络,强化湿地保育与管理能力建设,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优化用水结构,强化水资源管理;在做好尕海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支持,力争使黄河首曲湿地晋升为国际重要湿地。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新增自然湿地保护面积10万公顷(合150万亩);2016—2020年新增自然湿地保护面积136万公顷(合204万亩),建设甘南曼日玛大宗胡、兰州三江口、西和晚霞、文县天池、武都东江5处湿地公园。

(三)重点工程:

五、保护和改良农田生态系统

(一)基本措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倡导并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实施以有机质提升工程、秸秆还田工程、生物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有机培肥工程建设培肥地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建设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区。扩大梯田面积,加强坡耕地堤岸防护,坡面防护,完善农田林网,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稳步推进盐碱化耕地的治理改造,开展污染土壤调查和治理修复研究。发展节水作物,扩大种植面积。科学规范畜禽养殖业,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和沼气工程,推广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水产健康养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农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3.3万公顷(合350万亩),保育基本农田376万公顷(合5640万亩),治理盐碱化耕地2万公顷(合30万亩);2016—2020年,农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3.3万公顷(合500万亩),继续推进基本农田保育,治理盐碱化耕地12万公顷(合180万亩)。

(三)重点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生态保护查看更多>甘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