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盘点】2015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事件 大气十条、水十条、海绵城市榜上有名

2016-07-14 15:31来源:规划中国作者:邵益生关键词:海绵城市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1月20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明确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指南。

4月2日,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明确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

4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公布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进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7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分为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6个方面18项具体考核指标。

8月10日,水利部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对主要任务进行部署:一要制订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二要严格城市河湖水域空间管制,三要因地制宜做好河湖水系连通,四要推进城市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五要建设雨水径流调蓄和承泄设施,六要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七要强化城市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八要加强城市水源保障和雨洪利用,九要做好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

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会议确定:一是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强排水、调蓄等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二是从今年起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三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采取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

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把国家开发银行作为重点合作银行,加强合作,增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资金保障,用好用足信贷资金,为海绵城市建设助力。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12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把中国农业银行作为重点合作银行,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切实提高信贷资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农发行各分行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积极统筹调配信贷规模,优先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给予贷款支持,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对于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国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在该规划的指导下,2015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取得多方面显著成效。

城市群规划加快编制,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地位更加凸显。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2015年在城市群规划编制上取得积极成效,以跨省区城市群为重点,开展了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等4个跨省区的城市群规划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已于2015年4月颁布实施。随着规划的颁布和实施,城市群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一批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新型城镇化格局的支点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年国务院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新区“要突出体现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和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示范作用”,并强调新区要“推动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为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级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原标题:【盘点】2015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事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