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报道正文

7000元一台的智能垃圾箱 “装了还不如不装”

2016-08-09 17:22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刘冬关键词:餐厨垃圾垃圾分类智能垃圾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更早的要7000元一台

如今已沦为普通垃圾箱

玉廊东园的智能垃圾箱仅仅装了一个月,已经出现了使用问题,更早时候在其他地方装的智能垃圾箱又会如何?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必发世纪公司的前身就曾在西四北三条至西四北七条这几条胡同里安装过类似的智能分类垃圾箱,总共加起来有近30台。吕经理表示,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与成本控制还不成熟,装一台垃圾箱的成本比现在还要高,要花7000元。

记者到西四北六条实地探访,刚进胡同西口没几步,就发现了一台垃圾箱,与玉廊东园小区不同的是,这里的垃圾箱底部没有踩踏板,垃圾箱的盖子也一直是打开的,中间还插了根木头防止盖子落下。记者向胡同居民询问后才知道,这种垃圾箱在早先安装时是完全封闭的,而且为了强制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整部机器只设置了“扫码开盖”一种打开方式。

“像我们这种年纪大的,眼神不好,扫码根本就对不准,最后垃圾根本扔不进去。”一位阿姨抱怨道。

“这机器扫码还经常出问题,我们明明扫了,可这盖就是打不开。有时候刚修好没一个星期,又坏了。”另一位居民说道。

由于居民反馈的问题实在太多,公司最后只能在箱盖上增加了拉手,居民可以自行拉开。可有的居民还是嫌拉盖麻烦,就用木板卡住了盖子——原本封闭设计的垃圾箱,如今已完全变成敞开式。

垃圾箱外层的不锈钢盖本有隔臭的作用,现在这层作用已经消失了。那么它“统计垃圾投放量”的作用是否还在运行?很不幸,由于安装时间早,设计上不太成熟,西四北的这些垃圾箱没有自动称重的功能,如果居民不事先扫码,垃圾箱无法称量出居民投了多少垃圾,后台也就无法得到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垃圾投放情况。从记者实地观察以及询问来看,西四北六条的居民还在坚持扫码的已经少之又少。“对我们来说这就跟普通的垃圾箱没区别。”一位居民说道。

装了还不如不装

“我们想要原来的大桶”

扫码不好用,但在西四北六条至少还有个别的用户会去用;盖子不好开,居民也只是在下面垫了块木头。而在西四北三、四、五条这几条胡同里,居民对于智能垃圾箱的反应要激烈得多——三条胡同总共装配了17台垃圾箱,除了两台贴满胶带不知作何用之外,另外的15台,不锈钢外壳都已被撬开,内桶全部被拉出。中午时分,大部分的内桶都已被装满,装不下的垃圾散落堆放在垃圾箱周围。

“居委会一个劲把桶往壳里塞,我们是一个劲地往外拽。”西四北五条的居民周先生如此说,他住的院落正对着一台垃圾箱。为何垃圾箱在这里如此不受待见?“你装新的垃圾箱可以,它是不是得给百姓带来方便?可你见过没带来方便光带来麻烦的东西吗?”对于智能垃圾箱,周先生显得气不打一处来。

原来,让周先生和其他居民不满的正是智能垃圾箱那一层厚厚的外壳,这个外壳使整个箱体比以往的垃圾箱要高出许多。“这箱子口都到我胸这么高了,我扔垃圾都费劲,我们院里这帮老人个头还没我高呢,你让他们怎么扔?”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装上了外壳的垃圾箱,箱盖离地面至少得有1米4以上,对于一些个子较矮的居民确实很不方便。

箱高设计不合理,但更让周边居民不满意的还是它的内桶容量。“这外壳是挺大的,可是你拉出这内桶看看,就这么一点。我现在还记得,换这垃圾箱之前我们胡同里放的都是大桶,一个桶顶现在两个内桶的容量,那个大桶我们有时都装不下呢,现在这小桶你让我们怎么装?”周先生说,因为桶的容量不够,胡同里垃圾乱丢的情况比比皆是。“装这新垃圾箱本来是为了美观的,现在垃圾不够扔,全扔外面就美观了吗?要我说,还不如给我们把原来的大桶装回来,咱不说垃圾分类了,我们就希望能把垃圾扔进桶里,这点要求不过分吧?”

原标题:7000元一台的智能垃圾箱 “装了还不如不装”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餐厨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智能垃圾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