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脱钩“红顶中介”的背景与现状

2016-08-27 09:34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作者:赵娟关键词:红顶中介环保部环评机构脱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环评中“红顶中介”一直被认为是“顽疾”。为消除“顽疾”,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3月25日公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公开承诺,2016年将加强环评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将再有200家环评机构脱钩。本文将分析脱钩“红顶中介”的背景及原因,整顿“红顶中介”面临的阻碍及解决办法和脱钩“红顶中介”推进现状。

脱钩“红顶中介”的背景及原因

2015年2月10日,中纪委第三巡视组在专项巡视中发现的环评存在“红顶中介”问题令环保部痛下决心从体制和机制上根除“红顶中介”。第三巡视组表示,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不仅导致污染隐患,而且加大权力寻租空间;地方环保部门环评审批中腐败问题易发。环保部于2015年3月25日公开了“红顶中介”的脱钩时间表。其中,环保部直属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须在2015年12月31日前脱钩。

整顿“红顶中介”面临的阻碍及解决办法

从“红顶”一词便可知晓,此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这样的“红顶中介”大到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小到地方区域性的行业协会或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一方面以市场角色创收盈利,一方面又沾染着行政权力的色彩,在“灰色地带”游走,脚踏“政府”和“市场”两只船,在市场竞争中“旱涝保收”,扰乱市场秩序,对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损害。“红顶中介”有两种:一种是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一些“红顶中介”本身就是被改革部门的延续,只是原来的工作人员换了套行业协会的“马甲”而已。另一种是政府部门在简政放权过程中,直接成立中介机构或指定一家或少数中介机构,承接其取消的审批权力,以此来把持审批权限谋取利益。此外,有些部门负责人私下与中介机构建立利益同盟,以手中权力为中介机构谋利,将其打造成“红顶中介”的同时,以“吃回扣”的方式兑现。

正是凭借与政府部门这样的“特殊关系”,“红顶中介”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面对企业扮政府,面对政府扮企业,依附行政权力干预微观经济,让企业和个人无所适从,疲于应付。因此,有网民编了这样一个段子来形容“红顶中介”——“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几句戏谑,正是对“红顶中介”服务乱象的形象比喻。在一些地方甚至有“二政府”之称的“红顶中介”,截留了简政放权的红利,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因此,亟须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将“红顶中介”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并加强监管。

实际上,有关清理、整顿“红顶中介”的改革一直没有断过,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行政审批背后的利益。如何斩断他们与第三方中介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条?解决“红顶中介”问题,政府要全面摸清目前与第三方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要革自己的命,通过反腐败、事业单位改革等多项举措,彻底斩断与第三方中介机构之间存在的利益链条;要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脱钩“红顶中介”推进现状

从2015年以来,一场自上而下的环评“红顶中介”摘帽风暴开始。一年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环评管理改革转型为主要任务,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巡视整改意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环评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环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和新突破。

1.整顿环评行业切实扎紧制度笼子

环评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前置性措施,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一道闸门。把好这道闸门,就要彻底解决环保系统环评机构“红顶中介”问题。为此,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截至目前(2016年4月7日),尚有150余家机构没有脱钩。

完善环评领域的廉洁自律制度,全面清理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接环评业务牟利问题,相继制定了《关于严格廉洁自律、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的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廉政规定》,切实扎紧了制度的“笼子”。

查处一批违规机构和人员,完善环评资质管理长效机制。对环评从业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开展了全国环评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和环评机构年度检查,重拳打击社会信用低、工作质量差的环评机构和人员,2015年分3批共通报处理159家机构和69名环评工程师,对违规行为形成强烈震慑,1000多名已不在环评岗位的环评工程师主动退出。同时,加大环评资质管理信息公开力度,将资质信息全部上网公开,并建立环评机构和人员诚信记录制度,杜绝暗箱操作。

原标题:脱钩“红顶中介”的背景与现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红顶中介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环评机构脱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