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保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一)发展节约高效的有机种植业。
1.发展节约型种植业。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大同盆地盐碱地改造,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检测等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与相应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推广节约型太阳能果蔬大棚,推行农业种植标准化,实施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园艺业、养殖业、杂粮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推广使用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主要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加强粮食烘干、仓储等设施建设,减少粮食田间损失和仓储损耗。
2.大力推进节水种植。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灌排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改善田间节水设施设备,推广抗旱节水农作物品种和喷灌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技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3.治理土壤面源污染。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配比有机肥和化肥施用比例,鼓励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合理使用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减少不合理化肥使用量。推行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探索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的指导和服务。加快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到2020年,全省玉米、小麦、棉花、果树、蔬菜、小杂粮等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农田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二)建设清洁环保的健康畜禽养殖业。
1.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和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禽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行畜禽圈舍、沼气池、厕所、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评价制度。
2.加强畜禽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推进利用畜禽肉类加工后的副产物,如皮毛、血液、内脏和骨头等生产医药、保健品、生活用品等,提高畜禽加工的附加值。有效开展屠宰废水循环利用。
3.构建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构建农作物—秸秆—养畜、畜禽粪便—肥料—农林作物等上下游互逆的循环链;发展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居民燃料、畜禽粪便—副产物—生化制品等增值化产业链。
(三)发展林地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林业。
1.发展木材精深加工。控制木材粗加工利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鼓励种植人工实生林,推动林纸一体化,形成带动林业和造纸共同发展的产业链。
2.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粮、林菜等高效林业立体模式,促进农、林、牧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推广“梯层式”种植模式,把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与坡地利用结合起来,依据山体高度不同因地制宜布置高环形种植带,促进林牧业资源区域空间优化配置。
3.推动林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利用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木材加工等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生产板材、培育食用菌基料等。
4.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生态涵养与循环利用互相促进的生态林业建设。建立林业—“三剩物”、次小薪材—板材、林业加工—木屑—食用菌—培养基—饲料、肥料、人工实生林—制浆—造纸等产业链。
(四)构建工农业复合的现代循环农业。
1.推进一产二产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与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利用酿酒、酿醋产生的酒糟、醋糟作为生产饲料、有机肥料、生物质能等的原料,开发粮食、干果加工业副产物如荞麦壳生产保健枕、核桃壳制滤料、玉米芯高产生物乙醇等高效资源化利用,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为特征的工农业复合循环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加快一产三产化。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产业链电商等农业服务,积极发展农机服务、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服务等农业增值服务业。开发以观光生态农业开发基地为主体的“生态游”、以体验乡村生活情趣为主体的“农家游”、以展现现代农业技术为主的“科普游”、以休闲农庄为主体的“度假游”、以采摘体验为主的“果蔬风情游”等农业旅游产品,拓展农业功能,构建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展。
3.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产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循环链接,形成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圈”和循环经济联合体,重点培育推广畜禽—沼—菜/林/果农林牧立体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等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循环创新和价值增值。
(五)创新发展低碳农业。
1.发展低碳农业。将低碳理念与现有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相结合,以高效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高效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推广少耕免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推广循环生态养殖模式,优化反刍动物饲养配方,提高饲料消化率。加大养殖粪便运用生产沼气、有机肥的比例,减少甲烷及氧化亚氮排放。
2.优化农村能源使用结构。推行使用清洁炉灶、省柴节煤炉,推进县、乡、村绿色能源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太阳能、畜禽粪便/秸秆等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促进农户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推广应用,提高居民生活用电比例,减少使用煤炭。
3.推进农林碳汇建设。开展以CO2资源化富碳利用为重点,加快微藻燃油、设施农业、土壤碳库及林果草植物等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地域性的高效固碳领域建设。探索建立将太阳能、碳捕集、农业工厂结合起来的富碳农业。通过CO2在工业和农林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减轻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资源环境压力,实现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的互补发展。
(六)推进重点领域的循环经济建设。
1.秸秆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方式,重点推广覆盖还田、快速腐热还田、堆沤还田、机械化还田等多种秸秆还田方式;加快应用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压块和发酵等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畜禽饲料,并将家畜粪便或经沼气生产后的沼渣、沼液作为蔬菜、粮食、果树等植物的肥料。推广秸秆栽培食用菌,菌渣还田作有机肥料。推进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及高效低排生物质炉具等燃料化应用,鼓励秸秆发电,拓宽秸秆能源化利用途径。推广秸秆碳化后,生产碳粉燃料、活性炭、工艺品等产品。推广利用秸秆生产纸板、轻质建材板等包装材料和建筑装饰材料。完善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政府监管的秸秆收集、运输、储存物流体系。
2.废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加厚和可降解农膜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利用天然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植物性纤维生产可降解环保型农用薄膜,逐步取代传统塑料薄膜。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核心示范点(区),开展试点示范,向农民展示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技术。积极推广适时揭膜技术、一膜两年使用技术、机械捡膜技术,禁止使用超薄地膜,降低废农用薄膜的捡拾难度,减少残膜污染,增强地膜覆盖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
3.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强规模养殖业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配套沼气工程,鼓励利用畜禽粪便、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多种原料发展大型沼气工程,推广分布式沼气工程建设,沼气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形成养殖集中片区的沼气循环利用模式。推广在大中型养殖基地和养殖小区利用畜禽粪便工厂化生产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型绿色高效复合肥,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中冶京诚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自2022年10月21日在建龙西钢1#转炉落地应用以来,截至2025年7月成功实现近千日安全运行,累计冶炼超两万炉次,成为转炉烟气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标杆,持续引发钢铁冶金行业高度关注。研发背景转炉中低温段烟气作为较高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5月30日上午,由中冶长天总承包建设的华菱涟钢130㎡、180㎡烧结机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举行投产仪式。娄底市委书记曾超群,湖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宇,华菱涟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严立新,中冶长天党委书记、董事长乐文毅等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冶长天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左卫军出席仪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近“零”碳排放冶炼高品质钢项目进展顺利。据悉,该项目位于首钢迁钢院内,总投资99029.46万元,主要建设1座公称容量160吨电炉及配套公辅设施,其中包括废钢间、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除尘系统、供配电系统、水系统等。项目于2025年3月开始施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基础施工,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5月11日,在承德华富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轰鸣的车间里,国网承德县供电公司三沟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刘文利、张永军正手持检测仪,细致排查供电线路及配电设施。“大功率设备启停要实时监控电流波动,这是我们特别制作的智能用电指南。”张永军将二维码贴在设备控制柜上,供电服务通过数字化手段延伸至生
万物逐绿,春风报喜。在南方五省区,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应用,近零碳建筑焕然一新,绿色发展图景欣欣向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荣程新能(天津)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鞍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6×4氢燃料电池重卡牵引车租赁项目,标志着荣程新能集团东北布局战略启航。本次合作的氢能运输场景为鞍钢(沈阳)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大连基地)线路,经沈大高速,运输钢材产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二批给煤机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二批给煤机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6422,招标人为国能(北京)国际经贸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滇南开远发电有限公司、国能(江苏淮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资金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环保技术迭代的大背景下,由粤港澳大湾区洗涤商业联合会指导,广州加贝斯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2026中国(澳门)国际环卫、清洁设备及用品展览会(简称“澳门清洁展‘’)将于2026年3月18-20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A、B馆盛大举办。展会“智净未来·绿动全球”为主题,聚焦环卫清洁全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新疆天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为发展石河子市新能源产业,助力公司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与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十户滩工业园区2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规划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建设包含200MW光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4日,苏伊士及合作伙伴1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年处理规模达3万吨(一期)的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将在未来30年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危废回收解决方案。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长寿经济技
近日,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迎来重大突破——继3号炉焚烧线成功并网发电后,4号炉焚烧线也成功并网发电,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万kW·h,达到100.11kW·h,标志着该项目已进入“两炉一机”高效运行阶段。发电效率行业领跑,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日均产量1404万吨。原煤生产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1.8亿吨,同比增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山西晋城市司法局《晋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电网企业应当将充(换)电基础设施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保证供电容量满足需求且具有包容性;负责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应当设置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增
在电力市场不断深化改革、电力现货交易日益活跃的当下,准确、及时地掌握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电价动态,对于业内人士把握市场趋势、优化经营决策至关重要。自2025年6月起,北极星售电网正式推出“电力现货市场电价”专栏,旨在为行业提供全面、精准的电价信息参考。当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
产地煤价稳中小幅探涨,全国多地高温,电力负荷增长明显,“迎峰度夏”特征显著,市场情绪持续提振。上周,环渤海港口发热量5500、5000和4500大卡市场煤价格分别上涨了8、8、9元/吨。本周,市场流通环节采购意愿有所增强,电厂和站台拉运需求较为平稳,大部分煤矿库存有序下降,煤价调整以小幅上涨为主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7月15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山西售电公司管理实施细则意见建议征集的通知,此次细则修编将重点围绕售电公司注册准入与退出、持续满足注册条件动态管理、履约保障机制、保底售电机制等方面开展修订意见征集工作。详情如下: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