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江西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全文)

2017-01-11 10:5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加强能力建设

(一)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要求的基础统计体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统计需要,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品种和指标分类。重点排放单位要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体系,加强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建立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定期编制省、地市温室气体清单。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导,做好年度对设区市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构建省、市、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系统。

建立健全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体系。有机整合气象、水文、农业、环境、林业等部门观测网络,构建多圈层、多变量、跨部门的综合性气候变化观测体系,实现由单一大气圈气候要素观测拓展到多圈层、多气候变量的观测。建设全省温室气体监测网。建立气候变化基础信息资料库与数据共享平台,开展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开发区域气候变化监测分析技术,加强对区域气候变化事实、规律和机理的研究。引进、开发适合我省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城市、交通、农业、林业、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划分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二)加强人才队伍和服务机构建设

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发挥省科研机构和高校优势,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培养,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鼓励我省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国内研究计划。建立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编制江西省低碳人才体系建设方案,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低碳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具备专业知识的应对气候变化队伍。

加强相关支撑和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培育我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提高核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鼓励低碳资质管理和培训机构、金融、检测、评级、技术成果转化等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健全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强有力服务。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舆论引导

加强教育培训。将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纳入全省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进学校、进课堂,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职业培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工作,提高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工作能力。

做好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先进典型及成功经验。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立鼓励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激励机制,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创新参与形式。做好“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活动。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发布渠道和制度,增强有关决策透明度。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发挥新型媒体在气候变化宣传中的作用。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进一步健全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的作用,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归口管理,明确省直各有关部门的权责分工。各级政府要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的重要任务,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强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意图和政策措施。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团体、公众等的作用,通过整合力量,协调行动,共同推进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二)落实资金保障,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投入,支持碳交易市场建设、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探索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广泛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机制,为低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根据碳市场发展情况,逐步发展碳金融。积极发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

(三)分解目标任务,健全考核机制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地区、部门,作为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的总体要求,对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完成碳强度下降等约束性指标情况、有关任务与措施落实情况、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落实情况、气候变化试点示范进展情况实行年度考核,综合评价考核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舆论监督。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奖惩制度,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严格法律法规,完善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节能、循环经济、环保、林业、农业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保持各领域政策与行动的一致性,形成协同效应;严格执行我省已出台的森林和水资源管理、鄱阳湖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研究制定低碳产品评价标准及低碳技术、温室气体管理等相关地方标准。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政策措施,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提供保障。

(五)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共同应对

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气候友好技术和成功经验,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对外合作。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支持我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研究与技术开发。引导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推进共同应对。将“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办成展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推动对外开放合作的高端平台。

延伸阅读:

《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气候变化查看更多>低碳发展查看更多>江西查看更多>